幻真的原鄉:專訪沖繩導演高嶺剛(完整版)
據聞您在1970年代,看了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的《追憶立陶宛之旅》(Reminiscences of a Journey to Lithuania, 1972)後深受啟發。請您談談當時的觀影感受?
忘掉語言和邏輯的規則吧!——專訪《呼叫外星朋友》導演傑特.雷伊可
放映結束,當燈光亮起,腦中仍縈繞著一股模糊不清的茫然感。映後討論上提出的感觸與疑問,摻雜著每個人或澎湃、或困惑的情緒。有的將紀錄片的內容連接到自己堅信或正在建構的價值觀,進而衍生出對於人生的感悟﹔有的則熱情於找尋關於紀錄片架構的「正確解答」。《呼叫外星朋友》這部紀錄片,挑戰和破壞了我們對於紀錄片的既有認知,卻同時為我們建立起一個新的印象,而這正好是整部片想傳達的意象。 接上視訊,...
廢墟裡的花朵——專訪《拿坡里少年自拍日記》導演奧古斯提諾.斐倫鐵
2020年8月,距離首次觀賞《拿坡里少年自拍日記》已大約一個月,訪綱已經修改了無數次,即使因為疫情關係導致原本與導演面對面的訪談改由線上視訊進行,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卻絲毫不減。一群人在國影中心辦公室集合,準備與電影畫面背後的藏鏡人——導演奧古斯提諾.斐倫鐵(Agostino Ferrentere)見面。 奧古斯提諾.斐倫鐵是位義大利導演,長期致力於紀錄片創作,受到卓別林《城市之光》啟發,...
女性、社會、性侵與傷害——專訪《雖不致死》導演阿蕾瑟.普金
《雖不致死》為導演執導的第二部紀錄片,第一部紀錄片作品”Dormir, Dormirdans les Pierres”是以導演自己的叔叔為主角,拍攝關於他無家可歸的故事。在拍攝過程中,導演意外發現叔叔年輕時曾有過被強暴的經歷,但最終考慮到這對他家人來說也許太難接受了,因此並未在電影裡揭露。然而在某次電影放映後,兩位女孩上前和導演分享了自己被強暴的故事,她們能從中理解叔叔的感受,...
【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下)
時間:04.10 (SAT) 14: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主持人:鍾佩樺、陳怡君 與談人:TIDF初選委員孫松榮、TIDF策展人林木材、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比紀錄片還陌生:前衛的姿態 鍾 另一個高深莫測的單元,交給孫老師。比紀錄片還陌生,今年選了北美1960-1970年代的三位作者。 孫...
【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上)
時間:04.10 (SAT) 14: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主持人:鍾佩樺、陳怡君 與談人:TIDF初選委員孫松榮、TIDF策展人林木材、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開場 鍾佩樺(下稱「鍾」) 影展的片子非常多,擔心今天厲害的講者侃侃而談選片理論,主持人會適時踩剎車,代表觀眾朋友幫助選片指南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