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片子不難(吧)(上)

作者
張憶潔、趙元、何俊穆
活動時間:111年4月9日(六)14:00
主持人:陳怡君、鍾佩樺
與談人:林木材、陳婉伶、孫松榮、郭敏容
文字紀錄:張憶潔、趙元、何俊穆
 
 
鍾佩樺(下稱「鍾」)
大家好,跟怡君好久沒合體,今天用比較有趣的方式Gather Town在線上跟大家見面。這個選片指南跟以往形式不太一樣,等一下請房仲怡君帶我們參觀看房。
 
陳怡君(下稱「君」)
到底是誰的問題?大家都應該都知道這是選片指南吧?螢幕上有一個黃黃的背板,是我們搭的TRUSS。
 
是否先請木材說明一下今天的活動。
 
林木材(下稱「木」)
就像臉書上寫的疫情的情況很像龍捲風,國家影視聽中心前陣子有確診者足跡,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在想不要舉辦實體的活動比較好,同事們就急中生智,打造一個虛擬空間,我們可以暢所欲言,歡迎大家。今年影展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像我們這些中年男女還要克服科技問題,這個直播也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經歷了兩天不眠不休的討論,終於把這個空間建出來了。
 
不眠不休的不是你吧?是我們辛苦的同事~大家應該很好奇這個空間長得怎麼樣,不要著急,我們稍晚會說明,大家說不定也可以進來玩。
 
對啦,在這裡向他們致謝。
 
我們試試看在這個空間裡把188部入選影片介紹完,今年的套票從往年的10張變成8張,大家要買2套以上喔。
 
今年售票系統改成OPENTIX,購票方式也比較複雜,片子變多、玩法又不一樣,大家可能一頭霧水,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線上發問。雖然周六上班很累,但很期待今天的五星級陣容,有熟悉的面孔也有第一次合作的面孔,是不是請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今年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售票系統也不同,請大家多多包涵,有問題都可以在臉書上問我們。
 
陳婉伶(下稱「婉」)
其實我應該出現很多次了,我是TIDF影展統籌婉伶,也會做一些選片工作,應該算是熟面孔。
 
孫松榮(下稱「孫」)
大家好我是孫松榮,很開心這次跟大家一起聊選片指南。也跟過去幾年一樣和婉伶、木材一起選片。
 
郭敏容(下稱「郭」)
哈囉,我之前在北影,後來去新加坡電影節,現在回來做一個休息的自由人,休息一半覺得有點無聊,TIDF就來了。
 
謝謝大家,很期待大家今天的分享。想先請教孫老師和敏容,你們在很多地方參與選片工作,想問選片人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工作方法是什麼?
xuan_pian_zi_bu_nan_ba_1.png

選片工作分享

其實之前看片的時候一直比較靠國家來分,我喜歡同一個國家的都看,以前看的比較跟新導演有關,所以從一個國家來看的時候,較能夠在那個地方的脈絡中比較,到底我所看到的是非常特殊的,還是其實是那個區域固定的講故事方式。其實我覺得看片有點像在定位,這個片子跟我之前看的影片有何不同,主題、電影拍攝手法在這個系統跟脈絡裡是放在哪裡的?用這個方式去評估它有沒有講出一些新意?或者是說他是一個認真努力的學生,並沒有想清楚要講什麼,或者說在講事情的過程裡頭,不是很清楚但可能找到一些我們沒想過的東西,那個東西可能帶來驚喜。我覺得看片是逐年的累積,有時會想起七、八年前看過的影片,那時非常興奮,但現在看就會覺得其實這種影片滿多的,有點像不斷更新軟體的感覺,去想說這個東西怎麼定位,看單部都會覺得不錯,所有影片組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影片如何對話、連結,那最後才會找到一個比較完善的選擇。
 
敏容說出了我們在策畫時非常重要的一點,片跟片之間的連結,還有選片時非常重要的累積的過程。
 
這幾年跟大家一起選片,我覺得紀錄片影展的挑戰是最大的。因為看其他劇情片或錄像形態滿明顯的,長度也不會那麼長,但紀錄片很難被預期,像我們這次選片時間也不多,一兩個月看150部,有些片又很長。我是想說紀錄片好像沒有固定的模式,有很多可能性。比如劇情片可能都有類型的前提,除非它是藝術電影。在紀錄片的話我覺得基本上沒有限制,今年的片有很多是當代藝術、實驗電影,對我來說挑戰很大。看的時候,150部也會有很多是可以想像的作品,那剩下來很好的作品就會不停地給自己很大的衝擊,每次的刺激都是很精彩的。
 
孫老師也幫TIDF提到了這幾年想達到的拓寬範疇、跨域這部分很好的小結。那既然提到TIDF如此難選,是不是也請婉伶和木材從策展團隊的角度聊一下選片。
 
老實說我應該算是在場幾位裡面最菜的菜鳥,有點戰戰兢兢,我以前是負責競賽但沒有真正參與選片,這是第一次加入。在看片過程裡看幾百部片的疲累是一個,也會同時去思考影展的特色是什麼?以及我們的競賽想鼓勵怎樣的影片?三大競賽會有怎樣的特性等等,這可能是我的主要考量。因為這些競賽大部分會以地域的方式去分,我也會去想這個地域裡有什麼是我們比較少見的觀點,或者是說同樣的故事有其他的表達方式,有沒有什麼新的手法或形式,會是比較綜合性的,不見得會選製作最精良的影片,反而是說有一些比較突出的小點會是我比較珍惜的部分。
 
其實跟大家很類似,但是我這幾年愈來愈有一種感觸,因為TIDF徵件量非常大, 大概1800-2400部,來自100多個國家,在看的時候除了電影美學、形式,這些我們可能看了很多片所以大概可以知道方向,可是有一個東西我覺得非常挑戰,就是這個影片在講的文化內容或議題,對出生在台灣的我們是非常陌生的,常常看到這種影片就需要花很多力氣去爬梳在講什麼,台灣觀眾能否了解,我覺得我花了很多力氣在這件事上面。但對TIDF觀眾來說很幸運,因為有這些選片人花時間在想這些事情,藉由紀錄片來了解這些議題,所以你可以在TIDF看到這些非常廣、非常深的東西,這是我這幾年很強的感受。

開幕片

四位讓我們對選片有初步的了解,接下來要進入重頭戲,讓觀眾在迷霧之中可以有選片明燈,我們是不是就從開幕片開始,讓我們邀請到王牌房仲怡君,這個導覽團就要開始了。
 
我剛去上了廁所請大家跟上,跟上了嗎?有看到我的車尾燈嗎?那個三角形就是我們開幕片的海報,請木材介紹一下。
 
海報上的三角形據導演說法,貌似是金門國軍某一期的軍徽,今年開幕片是洪淳修導演的新作品《金門留念》,大家對他之前的作品應該很熟悉,是2014年的《刪海經》,《刪海經》是拍金門很特別的生物「鱟」,他也因為拍了這部片的關係就在金門留了更久,發現金門早期夾在中國跟台灣之間的一個戰地位置,大部分人的政治主張、意識形態、歷史經驗跟台灣這邊有很大的差異性,他發現在當時抽到金馬獎去當兵的人,其實就有可能面臨戰爭的恐懼跟威脅,抽到就有種完蛋了的感覺,搞不好要去第一線打仗了。這些阿兵哥就要忍受這種離島的相思,常常去照相館拍照寄給女友或家人,導演發現這個東西非常有趣,所以他在片中追尋三個主角,去找他們以前拍的照片,然後去講他們在金門的經歷跟回憶。我覺得有導演一貫的幽默跟詼諧,又很諷刺在講一些政治的現況,我覺得台灣本島人看了會非常有感。現在當兵只要4個月?給大家看一下,開幕片在手冊上是42頁,這邊有張劇照很有趣,金門的主要街道上,有一邊是掛中華民國國旗,另一邊是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所以這個政治的問題好像沒有我們想的簡單和絕對,大家可以從自己身上和生活裡去體驗這件事。選這部片做開幕除了是世界首映第一次曝光,它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到底國家是什麼?台灣是什麼?
 
請謹言慎行。木材介紹了這部開幕片,也發現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今年是第一次選競賽片作為開幕片,要不要也說說這方面的考量。
 
我覺得如果影展可以藉由開幕片的鎂光燈去榮耀或推廣一些作品,是滿好的事情。過去我們也有放映從之前的年代挖掘出來的作品,在當代來看也是首次曝光,也可能像我們做了某個導演的專題,他剛好有一部新作等等。今年我們在非競賽的部分並沒有遇到這樣的片,所以就把視角移回到競賽片,台灣競賽今年有4部是世界首映,我們覺得這部滿適合的,加上洪淳修也是TIDF的好朋友,入圍過很多次,它也是一個通俗好看的作品,大家應該都可以接受。
 
接收到一些觀眾提問,雖是開幕片但為何是開幕隔天才放?
 
當然有一些場次的考量,放在周六是對大家最友善的時間,在眾多考量下就放到第二天,很多影展的閉幕片也不在最後一天放呀。
 
既然講到競賽片了,我們是不是就開始進行競賽片的介紹。想先請孫老師跟敏容進一步談一下,對你們而言TIDF選片的方向是什麼?跟其他影展有什麼不同?

競賽選片心得

我覺得選片的方向就像剛剛婉伶說的,最後在討論的時候還是以國別,或是說創作者的區域等等去做一個適量的平均分配。以議題、表現、整體作品的創造性作為最關鍵的取捨,這是不變的,不會因為一部電影的政治正確而選它、形式特別好而選它,而是它在各方面特別,甚至它的取向跟議題都很少見。這也涉及到討論到當某委員很喜歡、要說服其他人時就是很艱難、很不容易的。
 
你們今年有吵架嗎?
 
今年都很理性啦,討論過程讓我知道我沒看到的東西,其他人有看到,我覺得對我來說是滿好的。但我自己也不是很會說服別人的人,對我來說滿困難的。但我覺得這次選出來的都是很好的作品。
 
孫老師走一個溫文儒雅不強迫別人的路線,那另外一位敏容呢?會強力說服他人嗎?
 
我每次都沒有覺得我在強力說服他人,只是對於很喜歡的影片我就會多講幾句。我每次都在會後想說我是不是給別人不太好的壓力。回到TIDF選片方向,我剛剛突然想到一個事情,TIDF在選擇初選委員時某程度就有一種方向,也許婉伶跟木材等一下可以聊,因為雖然現在在這裡只有我跟孫老師是外部委員,但其實一起看片的有很多人,我覺得大家其實歧異並不多,大致都有共識,只是說是非常喜歡或是普通,比較少有南轅北轍的地方。
 
他們今天都沒有來,沒關係。
 
有件事我不是很習慣,TIDF看片系統裡可以看到大家的評語。通常其他影展都是最後,開會前兩三天或是現場才會知道。我都是很克制自己,雖然點進去網站可以看到別人的意見,但我盡量不去受到影響、不去讀別人在講什麼。回到TIDF選片方向,我覺得選初選委員時就已訂出方向,這是一種奇妙的默契,其實我們在開會時也沒講得很清楚TIDF的影片是這個樣子,但就知道我們可以推薦這樣的影片,這也是我從過往經驗中,覺得沒有那麼多外在的包袱需要去考量。我還滿享受純粹討論電影,那大家彼此有不同意見時,我有時候也會講說其實我很好奇喜歡這部片的人可不可以跟我解釋一下它在講什麼,我也會承認我心理上,它也許制式上不是那麼複雜的影片,但我承認我看的時候我心裡非常受影響、我喜歡這部影片,這些部份大家都滿能誠實分享,TIDF也尊重每位委員完整的想法跟反應。我覺得討論時沒有吵架,就是聽一聽。
 
這樣聽起來選片是個很磨練心志的過程,那是不是就來聊一聊今年選了哪些片?
 
我們看一下這個VCR。
 

亞洲視野競賽

 
這些片請大家各自推薦一下~
 
「亞洲視野競賽」一向都是TIDF最重視、會放在第一個的競賽。首先請木材說一下。
 
我們非常強調這個單元的視野、觀點和形式,所以很多片都跟亞洲議題有關。比方陳梓桓導演的《憂鬱之島》,是香港作品,透過重演形式講香港的命運。還有一部是我自己滿欣賞的,中國導演胡三壽的作品《地洞》,他在疫情期間回到鄉下的村子去,這個村子有個傳統是年輕人要幫老人蓋墳墓,他就待在山丘上的墳墓,從墳墓視角去思考年輕人、中年人跟老年人在這個村子的生活狀態,可以放大來談中國年輕人怎麼去看他的家鄉跟國家。還有世界首映的黃信堯導演的《北將七》,他之前拍劇情片,更早之前是拍紀錄片的,這次又回到紀錄片,卻帶給大家完全不一樣的作品,片長三小時有點長,拍他家鄉累積了十二年的生活紀錄,我自己在台南長大,所以看了非常有感,他也是用一個更沉靜、更旁觀,但又以生活情境裡的視角觀察生活周遭,我覺得是非常有感情的片。
 
除了剛剛被木材講走的《憂鬱之島》,另外一個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在手冊第45頁,這部片滿有意思,從一個信件的角度出發,有一個女生寫信給另一個男生,從信件內容搭配影像,會慢慢帶出很多印度的抗爭或者學生生活,裡面不管是實拍或者是檔案影像、抗爭影像,都隱藏了很多導演對政治、社會、存在的思考跟觀點,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它不是一看就會非常明瞭的片,可是會愈看愈有味道。再來是中國導演唐菡的《Pink Mao》,導演找到一個非常有意思且聰明的切入點,從人民幣一百元的粉紅色開始,去切入探討毛澤東的權力的崛起,還有很多政治脈絡,然後從顏色、形式去講偶像跟符號,也帶出數位時代來臨之後,紙幣如何消失,這中間的一個轉變過程,而且它是一個短片。
 
我其實滿多片子想推薦,但因為時間有限,幸好木材和婉伶各自講了一部我喜歡的片,《北將七》跟《Pink Mao》。這個單元真的有好多影片我看的時候非常喜歡,《北將七》我是真的很......不是,我不能講我真的很喜歡,這樣感覺我對於其他部是假的喜歡。我就講其他還沒被講過的片子,幾乎都集中在手冊47頁,《迷霧中的孩子》、《如何改善世界》、《雅穆克圍城日記》。
 
《迷霧中的孩子》我有點沒辦法回頭看第二次,但又好想回去看,它在講越南苗族赫蒙人搶婚的習俗,可是這個習俗在現在有滿多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會轉變成人口綁架,或是有其他像是性侵的事情發生。導演跟被攝者女孩在十二歲認識,兩人建立的感情滿強烈的,這個女孩子剛開始在講身邊的同學們,講自己絕對不會這麼笨,又跟哪個男生如何如何。可是後來我們發現被攝者幾乎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她的家庭以及她碰到的人,或者說在學校裡面,整個越南官方系統也希望把他們拉到另一個方向。在過程中我看到這個被攝者她的成長是滿殘暴的,女孩的純真以及確實像是女孩的樣子,要轉變成成人又不願意作為成人的過程,讓我心裡很難割捨,也覺得是非常值得討論的影片,尤其是春節時中國有一些婦女綁架的新聞,這兩個事件語境不一樣,但也有一些連接。
 
《如何改變世界》也是一部越南的影片,關於原住民,它講了一個很特別的是關於聽覺的文化,以及導演和她國中還高中年紀的女兒,去對比兩人聽覺、視覺、記憶和文化,怎樣去理解這個世界,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聽覺、視覺、發言等一些身體的樣貌在這次競賽裡都會看到,我覺得滿有趣。
 
《雅穆克圍城日記》讓我去讀了這個區域過往的一些難民歷史,我會想知道背後的狀況,在圍城非常久、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們是怎麼活著?活著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其他選片委員是不是也這樣子想,最後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看到幾乎是不可思議、超乎年齡的對於生命的想法,我當初看的時候非常震撼。
 
我再多加一部柬埔寨片《黨要我們在一起》,在手冊49頁,看的時候覺得很淡,但在我心裡留得滿久的,當初因為求存而被迫要在一起的一對夫妻,某個程度上帶出歷史的背景,到最後也講到人生的感覺,所謂相處是什麼?感情是什麼?在一起是什麼?所以我覺得它也是滿豐富,雖然感覺真的很淡。
 
我要沒片可以講了。剛剛三位委員講的片子其實很多都是我喜歡的,我現在講兩部比較短的作為補充。
 
一部是《移工曳影》,這部滿特別,談的是泰國的性工作者到新加坡去從事賣淫工作,裡面提到警察的權力、性的買賣,新加坡是一個高度潔癖的國家,所以可以看導演怎麼拍,影片如何呈現性工作者的話語、警察的權力等這些不公跟不對等。看這樣的片子滿重要的是要聽見它在說什麼,然後很多東西是透過隱喻的方式來處理。敏容談到她在新加坡工作,這部片子跟她在策展工作上有一些連結,我聽的時候覺得這部片在台灣播就更重要,在台灣好像沒有什麼不行的,但在東南亞國家其實是不可行,這部片對我們來講應該是滿大的衝擊,在視覺上有吸引力跟某種隱晦的控訴。
 
另一部我想選的是日本藝術家村岡由梨的作品《我是透明的》,這部片子高度私密,是談自己作為一個思覺失調的人的感受,這片子擺在紀錄片來看是很私密的,未必是大家想像中的紀錄片。透過各種不同的材質如8mm膠卷、照片等去呈現身體、思想,還有很迷人的一些旁白、喃喃自語。跟大家剛剛講的其他呈現國家、政治、苦難的作品不太一樣。感覺上亞洲視野競賽這15部片的風格差異非常大,很難有個統一性,這也凸顯出亞洲就是一個高度異質性的區域。

國際競賽

不小心在這個亞洲待了太久,我們現在要開一下TURBO去別的房間。國際競賽有什麼特別的趨勢想分享嗎?
 
看就對了。
 
那我們就先看國際競賽的VCR。
 

這就是國際競賽非常精彩的預告,請大家介紹一下。
 
我講兩部好了。在看的時候特別有感的《三分鐘——超展開》,片子很短,前三分鐘是檔案的完整呈現,剩下六十幾分鐘就是很多旁白在述說這三分鐘檔案的故事。影片來自一本書,作家有一天在家裡發現了一個檔案,是他爺爺1938年在波蘭拍的影像,隔年希特勒就佔領波蘭,當地猶太人大多被送到集中營死去,鎮上只剩不到一百人。作家就考察事件寫了一本書,本片導演看到這本書覺得很精彩,就把作家、這些史料拍成了這部片。我覺得書跟影片最大不同是,對檔案控來講,影片很迷人的地方是它用很多逐格,放大、放小、數位化,去考察檔案裡被遮蔽的商店名字,也會有倖存者看到就說這是當時的我,才十三歲,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另外一部《浪跡自由》是法國片,這部片我也覺得很精彩,是一個法國女導演的第二部片,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拍她弟弟的故事,弟弟是很想要自由的少年,從小從感化院出來,想離開法國就到了西班牙,姊姊就交給他攝影機,或用手機拍,就像是十幾年來姊弟的某種書信往來,講他們兩人對於國家、家庭的想法,還有一段我覺得滿迷人的是,因為這個男生跟他媽媽關係不好,小時候都會打他,對他也不是很好,等到最後他媽媽身體不好,他回去看他躺在床上媽媽,淚流滿面,我覺得這片子就很感人的體現了這小男孩十幾年來對家的渴望跟壓抑,我覺得是很好的結局。
 
我echo一下孫老師講的《三分鐘——超展開》真的非常好看,只有三分鐘沒想到可以拍到六十九分鐘。
 
另一部我非常喜歡《咽喉密語》,它好奇妙,可以從「講話」這件事切入,每個人講話的口音都帶有你的歷史跟身份,但在機器的介入、國家邊境的管理下變得很政治性、你無法控制。有些機器、辨識系統認為你是從哪裡來,但那個歷史跟你自己真正的生命經驗是不同的,但因為機器的介入,你的聲音、你的腔調可能決定了你的命運,我覺得這部片真的非常有趣。
 
跟《咽喉密語》有點相關的是《在言語之中》,是關於口譯員必須要為當初發生在自己國家南斯拉夫內戰中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作轉譯,必須壓住自己的情緒,某種程度上他的聲音和語言能力其實是一種──把自己變成機器的一種方式,這樣才能中立地在法庭上顯現出這些過去的證詞。我覺得把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看會非常有趣,當初看這部片的時候我受到非常大的震撼。
 
另外兩部像是以風景在談心境的《游擊的風景 》和《另一個我》。在這兩部片裡,「風景」是跟被攝者所處環境滿重要的背景。《游擊的風景 》在講歷史,連結到現在歐洲極右派、種族歧視等極端活動,能帶給大家很多省思。《另一個我》當初大家在看的時候,都在想主角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非常奇妙、不太知道怎麼解釋,像謎題一樣在講存在、自然、怎麼跟自己相處。滿希望大家去看,不要Miss掉!
 
非常真情的推薦~請另外一位真情的婉伶。
 
剛剛提到《咽喉密語》,我就不多說了,是奇片中的奇片請大家不要錯過。我也講兩部,第一部是《寂靜的喧嘩》在手冊52頁,導演是三個人,被攝者是其中一位導演的媽媽,媽媽是我們俗稱的漸凍人,身體機能會不斷消退萎縮,但思考很正常。他們就跟媽媽說好一起做這個創作,媽媽答應了。於是就在媽媽輪椅後架了攝影機,可以從媽媽的視角出發,看到一個家庭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以及在這樣長期的病患之家,家人會產生很多緊張關係和爭執,以及被攝者如何跟環境相處,裡面有很多是即使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狀況,都可以去感同身受,我看的時候爆哭了非常多次。
 
再來第二部片是《維也納——家庭故事》,它是華裔導演拍的奧地利片,導演五歲時,他們舉家移民去奧地利,但每年夏天會回到中國度假,導演有一些關於中國的成長記憶,但她很疑惑為什麼自己會遠離中國、遠離家鄉?導演慢慢累積了一些想法,想去爬梳自己的家族歷史。她的父親跟祖父母都是特別的人物,片中談到很多時代,帶出中國簡史在這個家庭裡的縮影。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導演其實從小在奧地利長大,但你還是可以看到導演身上背負了隔代的鄉愁、歷史事件帶來的重擔,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書寫個人及國家歷史的作品,感人。
 
感謝婉伶推薦了兩部家族系的電影,喜歡家族故事一定要買票。
 
以這15部片來說,形式非常多樣,可是這個多樣跟剛剛講亞洲視野競賽的個人視角或是獨立作品不太一樣,因為這些作品的製作條件和資源相對起來更多,反而有很多中生代或新生代的導演,用了很多傳統電影裡的手法來做變造,動畫或MV式拍攝在其中滿常見的,可是在敘事上就營造出另外一種電影空間或電影角色,這是我覺得今年的國際競賽很特別的部分。另外我補充一下,這15部裡面,大家如果對亞洲題材有興趣,可以看《死亡之舞》,這是泰國導演Thunska PANSITTIVORAKUL的新作,過去他的作品《空洞的時間》在TIDF放過,政治性非常強,也連結同志議題,在泰國無法放映,導演也很重視在台灣的放映,大家可以把握。
 
機會真的很難得。

台灣競賽

來到台灣競賽的房間,非常大吧。我們一樣先看一下預告。
 

來者是客,請敏容跟孫老師先。
 
推薦《庭中有奇樹》,我覺得曾威量的影片是看他如何處理影像、如何有尊嚴地看人,還找到魔幻時刻,這個部分我覺得曾威量做得非常好。還有《北將七》一樣繼續推薦。
 
我比較喜歡短的作品,我講一部許哲瑜的《事件現場製造》,談的是江南案,這片子能被選到台灣競賽我覺得很特別,許哲瑜是一個錄像藝術家,他的作品一直都在處理現實之後的現實,意思就是他通常都不會讓你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但在作品裡他會用各種手法,搬演、數位建模等等,去不停拆解江南案,以至於最後我們看江南案有沒有發生都變成是滿存疑的狀態。雖然他是用吳敦這個殺手的旁白,但我覺得紀錄片裡會一直去質疑這個事件的狀態跟過程,是標準的錄像藝術家解構現實的手法,推薦給大家!
 
接下來把壓力放在木材和婉伶身上。
 
剛剛孫老師講到短片,我也是短片愛好者,想先從《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開始,它其實只有15分鐘,但切入點非常有趣,有一本1960年代出版的文法書,叫作《新英文法》,是柯旗化所寫的書,這個人在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受到牢獄之災,這部片就從這個部份去切入,然後從這個字典、文法書裡面去找一些相關詞彙像是民主、自由、中國、台灣、書寫等等,去講他的牢獄之災,以及反思這個意識形態對他所帶來的影響,是超級精彩的影片,形式也很特別。
 
再來今年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李永超導演《二〇二〇年的一場雨》。這兩年全世界都受到疫情影響,他在2020年回緬甸,當時是雨季吧,他家裡會淹大水,大雨加上疫情大家都出不去,必須跟家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他也藉此開始回顧自己多年來拍攝的家人的故事,比如說之前拍挖玉石的人、家人的狀態等,他重新整理這些素材,雖然不是特別針對某個議題,但透過整理的過程呈現出自己如何看待家裡、如何看待影像創作,還有他自己在這之中的位置。是一部淡淡的、但滿有情感的作品,裡面用影像來作隱喻,很幽微但很精采。
 
我就回應一下婉伶,我覺得李永超在這個單元裡應該要被特別提出來,他的另一部作品叫《惡人之煞》,也是回到緬甸去拍一個過去殺過人、被判刑,關在感化場所的少年,用一種凝視的方式去看那個「惡」是從哪裡長出來的。李永超是一位多產的作者,每年都有精彩作品出現,他拍的這些東西往往是生活裡的碎片、從生活裡去看見主題,但他在拍攝現場總是有一個敏銳的視角,去把這些事件組合起來。我覺得他每年都在進步,很想肯定他。今年在15部裡面他就入圍了2部,值得一提。
 
我想再講兩部世界首映的作品,一部是江偉華導演的《島・國》,我看到導演還在臉書上說入圍TIDF真的很難,拍了十幾年終於入選,我突然覺得「哇,真的很辛苦」,但這跟我也沒關係,因為是初選委員選的。他過去一直有關注學運的作品,像是《廣場》,最早從野草莓運動就開始記錄,《島・國》是聚焦在學運青年陳廷豪,在經過太陽花運動、佔領行政院之後,陳廷豪跟有些人逐漸變成政治明星不太一樣,他選擇自我放逐到馬祖做政治工作,有點像是要脫離同溫層,把自己丟去一個地方重新學習和觀看,同時沒有放棄他比較台派的理想。片中可看到這個江偉華怎麼調和、肖像式地拍攝陳廷豪在馬祖的經歷。可以和《金門留念》對照!
 
另外一部也是一個年輕導演叫蘇明彥,之前的短片《伏流》入圍過TIDF,新作《布洛卡區》是我覺得這個單元裡最特別的題材,他去拍一個老舊的寂寞旅館,提供租借充氣娃娃的服務,導演像是用一種不存在的視角,像牆壁上的蒼蠅一樣去看這個產業、空間跟寂寞的各種關係,台灣有這樣的作品去探索這些東西,眼睛不太容易看到、但真實存在的內在的寂寞、情慾都被包含在其中,我覺得很厲害。也很高興在這個單元裡有四部世界首映的作品。
 
還是要問一下木材,這一年來看到的台灣紀錄片有沒有呈現某一種趨勢,或者你有觀察到什麼特別之處?
 
我自己覺得TIDF的台灣競賽入選片單出來之後,去比對其他影展好像有一個差距──
 
請你分享你的觀察,沒有要你多講什麼!!
 
我要講的是......我當然會去比較一下,比如這部片在哪裡入圍或得了什麼獎,或在哪裡沒有被選上,我覺得從TIDF的角度,大家還是更傾向於去選擇這些作品可能不完美、很多方面有缺陷,可是你看的時候會認為這些作者的嘗試是值得鼓勵的,或者看事情的觀點上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刺激。我從這15部片看到的是每部片都有試著去挑戰你一些,而不只是順順的讓你看完那麼容易,而且從這些導演的平均年齡跟資歷看起來,我覺得中生代的這群導演未來都會有很棒的作品。
 
那我們要離開戰場般的競賽單元,來到觀摩單元。剛剛實在太恐怖了,每部都很精彩。
xuan_pian_zi_bu_nan_ba_2.png

當代風景

 
就是些大師雲集的影片嗎?木材?
 
每年我們都在討論這個單元的定位,現在比較明確就是這兩年在國際影展圈或大師級導演的新作,今年沒選很多,就七部,以往會特別著重亞洲片,但今年像《惡之三聯畫》是柬埔寨裔導演潘禮德的作品,在柏林影展拿到紀錄片獎項,片子是一個三頻幕的以檔案影像去審視人類文明史上的各種暴行,看到後面非常非常震撼,如果有看過亞倫雷奈《夜與霧》,可能有同樣的感覺。
 
夢醒哈瓦那》是2016TIDF焦點導演雨貝‧梭裴的新作,他到古巴去拍攝一個烏托邦的神話,並且從他的時代去解構這個,他的解構法其實跟電影的發明也有關係,他本來就是很會組織、很會講故事的導演,所有看過這部片的人都說好看。
 
我再講一下自己非常非常喜歡的導演金東元,他是韓國獨立電影最早的始祖,今年在這個單元裡我們放了他的兩部片,第一部是2003年的《遣返》,我們曾經在TIDF放過,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哭,以它的口碑程度來說是很重要且經典的作品。電影拍攝當年北韓的間諜到南韓潛伏的時候被抓到,就被困在南韓,片子拍了十幾年,記錄他們想回家卻回不去的過程,沒想到金東元還是繼續拍下去,今年交出的新作品《第二次遣返》,又連續拍了20年,所以從《遣返》到《第二次遣返》大概有三十幾年,被攝者從60幾歲現在都已經8、90歲,這些被攝者還是想要回到北韓去。
 
這兩部看完就五個多小時。
 
很賺哪!!
 
這兩部片加起來280分鐘,可是你會看到南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國際政治的轉變,我非常推薦,可以當成上下集一起看,我們在排片上也有這個設計,大家可以一起看完。其他不用多說,都是國際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這個單元就是大片雲集,不管是哪部都是非常必必必看!接著是TIDF很重要的觀摩單元,就是「記錄×記憶」。
xuan_pian_zi_bu_nan_ba_3.png

記錄 X 記憶:檔案變形記

 
大家可以看一下今年的檔案櫃。
 
看到這個檔案櫃就知道今年的主題是檔案影像,請婉伶說一下策畫的想法。
 
去年木材交付給我這個任務,我誠惶誠恐,檔案影像在紀錄片拍攝其實是一個顯學,不是陌生的事情,因為要呈現過去的狀態、事件,檔案影像是常用的媒材。但我在這個單元裡面不只想講檔案,檔案只是用來形容它們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是拾得影像,是去跳蚤市場找到的一個膠卷或錄影帶裡的東西,或是照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是為了創作而拍的東西,可能是你過去拍的、蒐集到的剪報等等,透過這些東西的排列組合、改造或變化去做出的創作。在這個單元裡面,我的核心是去呈現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因為這個單元就是這麼大,也無法呈現所有可能性,但裡面有很多不同類型,包括用膠卷的創作、用腐朽膠卷的創作,也有數位影像的創作、照片的改作,或者是手繪的東西跟實拍影像的結合。裡面有一些我自己的遺憾,可能沒有選到,或片量有限放不進來的,比如像是聲音的東西。另外一個點是其中有兩三部是70年代到90年代之前、比較有年紀的影片,其他大部分都集中在2015年以後,我個人興趣是喜歡觀察,近代還有怎麼樣的運用,所以這個單元呈現的是目前檔案影像運用的趨勢跟可能性,有些還結合科技。
 
這個單元裡的影像,就是老的老、小的小。
 
特色是有很多短片,短片是我個人的喜好,此外也有一個原因是檔案的使用特性,如果是歷史影像,授權可能會很貴,或者要改作成長片的話,會有技術上、時間上、成本上的限制,所以很多短小精悍的東西。
 
除了婉伶從選片的角度給我們做了概述之外,今天現場也有電影系老師,想邀請孫老師來講一下。
 
我每次看TIDF這個單元都很期待,這次選的15部片我都看過一次,其中有5部算是舊作品,有90年代也有2010年前後。檔案可以分為官方和非官方,在這批作品裡面有一個關鍵,像《大道之母》這樣重要的作品是在講土地的概念,講荷蘭東印度群島當時在蘇門答臘和印尼的殖民,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就是西方國家殖民的檔案影像,可以去看導演如何重組,這些檔案影像凸顯出殖民的觀點,某種偷窺或異國情調的概念。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主旋律。
 
像《永無黑夜》就是剛剛提到很數位的東西,談的是美國和法國當年在打中東戰爭的時候,裡面運用飛行員夜視鏡從高空往下看怎麼轟炸地平線或土地的畫面,有種視覺變成暴力、戰爭變成像電玩一樣的概念,將我們習以為常的監視器連結在一起。
 
另外幾部像《折騰》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語言,處理2008年中國網路電視──他們叫做視頻,把這些影像重組成高度綜藝性的作品,也很好笑,可以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中國電視的現象。
 
另外兩部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一個美國的大師Bill Morrison,2002年的《賽璐珞之蝕》還有2021年的《紫羅蘭之吻》。他的創作很簡單,就是在檔案裡面工作,比如他去電影資料館或片庫找一些膠卷,他也不重新修復,就把它還原、投影,搭配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可以看到膠卷的腐蝕某種非常迷人的形狀,是時間的記憶、痕跡的概念,推薦大家去看,邊看邊睡都好,因為是很迷人的作品。
 
婉伶也區分出三個小單元,這三個小單元分別由三到四部作品組成,其中第一個單元分別是《仍在我心》、《 試圖記憶》 跟《記憶之鴿》,都在處理某種官方的概念。這三部片都跟照片有關係,《仍在我心》花了10張照片去談泰皇死後的某種社會運動,創作者為什麼會把影像塗抹呢?其實就是對國家跟政治的不滿,所以其中有很多控訴;《 試圖記憶》也非常精采,談伊朗70年代末的革命、談家族成員的消失,這些照片代表某種過去的創傷,導演把它塗抹掉,代表要把塗抹掉的東西重新找回來,另外也代表這些人在過去的國家暴力之中被犧牲掉了 ;《記憶之鴿》講的是阿爾巴尼亞的獨裁政權,幾乎快半世紀之前,也是一樣,家族遭到獨裁政權的迫害,後代用照片找回家族記憶。這三部片都可以談塗抹跟消失的概念。
 
這個單元裡面還有一部是非常非常有名的,高達的《給珍的信》,1972年的時候片子的女主角珍芳達跟高達還有戈罕,他們一起演過一部片叫《一切安好》,珍芳達在《一切安好》裡面控訴資本主義和美國帝國主義,那年她就剛好去了北越,像是要去給越南的軍隊一些鼓勵,這個行徑當然觸怒了當時美國政壇的人,高達就用了這張非常有名的照片,花了52分鐘不停闡述照片跟政治的意涵、跟新聞背後的權力關係。喜歡高達評論式的作品,肯定定不能錯過!
 
另外兩個小小單元分別由3至4部片組成,分別是《短短的歷史》,由台灣藝術家創作,是一個雙頻道的作品,很難說這個作品到底要做什麼,因為都是由家庭影像、非常私密的東西來處理,它本來在2018年在台灣藝術雙年展展過,投影的時候用雙頻道的方式來呈現記憶的雙軌道,對我們來說,記憶其實不是線性的,是很混雜的,所以透過雙頻道,把記憶的錯綜複雜和非直線跳躍的感覺傳達出來。
 
戰爭製造戰爭》非常非常奇怪,看起來是用檔案影像,用了美國打二戰時的政宣片,因為當時美國到了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去,導演用了這部分的影像,同時再重演這些檔案影像,透過重演批判了美國愛國主義、或者說由美國愛國主義來反思法國自身的愛國主義,導演的口吻讓這個片子走在非常危險的界線,因為創作者是一個男導演,有些時候感覺非常右派、陽性,好像軍事力量是這個國家重振雄風的可能性,這個片子非常好看,又很曖昧。
 
妳的死因:女性》也很特別,談歷史上女性死亡的驗屍報告。片子處理各種女性被殺害的影像,其中很多女性來自第三世界、非洲,跟《大道之母》有同樣的idea,這些檔案影像記錄過去西方帝國的攝影師如何偷窺或記錄了這些被凝視的、作為他者的女性,包括第三世界、土著等都是被觀看的物件,甚至不能被稱為人類。
 
這個單元還有另外幾部都很精采,分別是《文明繪語》、《直到海裡長出森林》還有《後現代韓國》。《文明繪語》是談1980年代巴西的軍事獨裁政權,他們迫害了當時亞馬遜流域的很多原住民,這片子就是在處理檔案跟國家歷史、暴力的關係,文明的製造其實是摧殘更多被認為是不文明的人的文化。
 
《直到海裡長出森林》是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非常特別,在看的時候好像在看VR作品,因為就是一個主觀鏡頭,拍主角從森林逃亡,背景在講1970年代末赤柬的暴力,讓柬埔寨人逃亡離開。片中語言很特別,用的是潮州話,我自己是潮州人,看的時候很像回到小時候。但又搭配高度科技、神秘、憂鬱、很鬼魂的影像。這部片曾經在國外的電子藝術節放映,不是在一般紀錄片影展會看到的作品,非常推薦!
 
《後現代韓國》讓我非常驚豔,片子用了韓國90年代相關的電視節目、綜藝節目或新聞的檔案影像,處理韓戰以來北韓和南韓之間的歷史文化、國家的糾葛。韓國人一直覺得自己不如日本、或日本會看不起韓國,因為兩國有殖民的關係,這些片就是從檔案影像裡面剪輯出來,去思考韓國跟日本的關係是什麼?到底韓國強還是日本強?或者某種殖民的自卑感會不會洗脫掉?這個作品的誕生背景是從1988年漢城奧運之後才出來的,所以也要去提出一個國家意識跟國族概念。台灣跟日本的關係也很複雜,可是我們似乎沒有那樣的作品去處理前殖民地或宗主國之間的複雜關係,這部片只是透過檔案影像的蒙太奇對話,我覺得給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老師你默默把所有片都介紹完了,居然默默地全部置入。
 
可見他真的是檔案控,一發不可收拾。
 
可是現在還是要帶大家去另一個房間,跑到焦點影人的房間。這個單元請木材先介紹一下,怎麼會策畫這個主題?

焦點影人|威廉・肯特里奇

 
我們在策畫兩大焦點單元的時候,希望有一個是亞洲的,另一個非亞洲,就像是上一屆介紹東德的一個導演弗克・柯普(Volker Koepp)。我們今年一直在想能不能介紹比較不一樣的,想找到真的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導演,直到有人提出了這個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剛好我跟鍾和婉伶都曾在國外看過他的展,印象都非常深刻。我自己在2013年也好去到南非,當時有前輩告訴我可以去看這個人,但我一直都記不起來,直到回來台灣才去查。他的作品內涵上是去反映南非種族隔離和他經歷過的歷史或社會階層的差異,可是形式上採取了動畫、劇場、雕塑、繪畫,一個是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我也才知道原來他在全世界這麼有名,當紀錄片影展要做這個專題的時候,很多藝術圈的人也很意外,原來他是這樣子的。
 
我會選擇他,也是在思考大家都覺得紀錄片要和真實有關係,要很直接對應現實。但這個藝術家拒絕了這個方式,不是形式上而是概念上的,他不會去遵從「唯一的真實」是重要的,反而去強調一種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下人類的思考才會被開放,能夠辯論、有理性的聲音出現。這種創作的精神和想法可以和紀錄片連上關係,雖然形式上不是,但也覺得可以做做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透過策展的角度去轉化他,讓他真的可以跟紀錄片產生反思和啟發的話,對觀眾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到底有多挑戰,我們還是來看看預告好了!
 

看完之後發現這個單元全部都是動畫,認真的嗎?
 
這是動畫影展(誤),雖然看起來形式都是動畫,有些是畫在紙本上再翻頁的「二手書系列」或「二手閱讀系列」,有一些叫做「素描投影系列」,在這個單元我們放映了他19部片,分成兩組短片,一系列地來看他從1989年至今的創作,到底要怎麼跟紀錄片產生關係?想請單元的苦主鍾來說明一下他的創作脈絡和創作方法。
 
就如同剛剛木材說的,一開始決定要做William Kentridge這個影人的時候,做了很多考慮跟思考,包括看很多資料,因為他的創作橫跨很多媒材,影像只是他著重的媒材之一。首先我們把他所有跟影像有關的作品挑選出來,雖然看起來是做手繪的炭筆動畫,但考量他的南非背景──南非的政治經濟上有非常複雜的歷史。
 
他來自人權律師的家庭,爸爸是曼德拉的辯護律師,所以他從小就接觸到種族分治的情況下、南非的政策跟制度造成的國家撕裂以及經濟上的階級落差。但他沒有選擇將歷史上的事件和經歷直接放進作品,反而是將經驗轉化之後以創作表現。他的作品不是完全和現實無涉,還是來自歷史觀察,但他沒有直接白描呈現。在經過轉化後,反而讓不是身在南非的我們體驗到跨越國族、人種的共同經驗。雖然我們可能不是很明白南非的狀況,但大家看到之後都會非常有感。
 
而且其實這個單元,像去年焦點影人有10部片,而這次雖然有19部片,但買三張票就可以看完,CP值很高。
 
我補充一下,Kentridge的動畫創作方法不太一樣,他是把東西畫在同一張稿紙上,因為使用炭筆,炭筆的特性就是即使要擦掉也無法擦得很乾淨,所以他的作品永遠都有前一次無法擦乾淨的痕跡,就有一種時間和創作的軌跡蘊含在裡頭。再透過攝影機的記錄,把這些素材組合成為比較有故事性的作品時,就會產生一個紀錄性在裡面。他曾經說過自己早期想要成為一個電影導演,但蠻失敗的,所以才想運用這種方式來創作。在過程中也漸漸發現炭筆的特性如何跟紀錄性產生關係。所以大家當然可以當成動畫來看,可是當你在紀錄片影展看一個動畫形式的又有紀錄精神的作品的時候,會蠻有意思的。
 
這個單元很難,因為Kentridge在台灣沒有過大型的展覽,過去劇場曾上演過他的《烏布王》 ,早期的展覽也有一些單獨的作品,但比較少人去聚焦他的影像作品。除了炭筆動畫以外,還有利用電影很古典的技法,比如一個人進入銀幕裡變成兩個分身,或者他也有一部作品《月球之旅》,像梅里葉《月球之旅》那樣的魔術作品。
 
這個單元可以看到電影最原初的面貌,可能來自單張畫所累積變化而成的,可以看到關於影像形式的反思。
 
如果你是喜歡當代藝術的觀眾,就更不能錯過來看當代大師作品的機會。我們在這個單元還特別加了一部紀實的片子《我們是Zama Zama》,是長期跟Kentridge合作的人類學家,到南非的礦區跟礦工一起生活了很久很久所拍攝的作品,《我們是Zama Zama》這個故事的概念跟本單元第一個短片集是一樣的,可以透過這兩部片來互相比對。
 
那我們移駕到另一個重量級的單元~
 
離開動畫影展到菲律賓電影節去啦!
xuan_pian_zi_bu_nan_ba_4.jpg

選片子不難(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