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歐盟的成形,帶起另一股強大的經濟勢力,讓歐洲的經濟成長呈現另一波繁華景象,但果真如此嗎?透過歐洲邊陲的保加利亞人民,等待倒數計時加入歐盟的殷殷期盼,與缺少合法工作證但仍努力在歐盟國家討生活的個案主角們,跨越在歐盟及非歐盟的生活間,無奈的心境寫照,重新看待這個龐大經濟體制下的另一個面貌。
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邊界,隱藏著一條默默無名、人煙罕至的伐木鐵道。每天伐木工人要乘坐5個半鐘頭的火車進入山區,甚至在寒酷的山裡留宿數天。這是一部完全沒有對白的紀錄片,帶著濃厚的塔可夫斯基式的影像風格,在雪天地凍,山霧瀰漫和答答的鐵軌聲中再次經歷一次孤獨的山之巡禮。
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數有女子徵兵制的國家。本片中幾位以國女兵娓娓道出初入軍隊的興奮,與第一次上前線的心情與面對傷亡的驚慌。而最讓她們難以釋懷的是─戰場生活確實引出了她們人性底層的邪惡面─這是她們在平民生活中難以想像的。
運動本身所具備的特殊美感和力度,加上兒童的天真與不造作,讓兒童體操成為國內外紀錄片的焦點題材。本片來到曾經培育出奧運金牌選手的羅馬尼亞女子兒童體操訓練中心,記錄了兩個體操女孩,從初學、苦練到成為正式選手的過程。敘事流暢,風格宜人,競賽成就虛無但巨大的壓力,與童稚和早熟的拉扯,交織出一幅動人景象。
紀錄片的真諦到底是什麼?影像又能為我們逼近攫取多少真理?導演以極富實驗性的手法,讓紀錄片成為一種獵捕影像、追狩真實的過程。透過詩意的反覆念白,結合大量靜照、紀錄和資料畫面等豐富的影像元素,拼貼解構、重組還原、書寫再現所有真實的可能,也帶領觀眾重新凝視影像與生命的真意。紀錄是名詞,也是動詞。
藝術家的獨特人生,往往豐富了作品的精神價值面。透過現代生活中,孤獨而執著的個案畫家,對於梵谷畫作細節滴水不漏的琢磨,對照自己現實生活的狀況,孤獨作畫、與人際往來的疏離,彷彿是一種現代梵谷精神的再現。在個案畫家的細節狂心裡中,我們藉此窺見藝術創作者在面對生活及藝術執著間的另一種煎熬。
4年前的一場潛水意外,亞力士四肢癱瘓重度傷殘,然而他對於游泳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在女教練的鞭策訓練與家人的支持下,努力朝奧運金牌的目標邁進。影片完整記錄亞力士的奮鬥過程,如何在一次次身體的鍛鍊中,超越肉身的疼痛與限制,跨越心理的挫折與無助,以及情感的猶豫與失落,媲美《潛水鐘與蝴蝶》的動人勵志實證。
二戰5年後才出生的丹麥導演,用攝影機記錄了兩位在希特勒滅種屠殺計劃下的倖存者。鏡頭下的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件,而是過去和現在的對話,不同時空和人物之間生命的穿梭與流盪。丹麥的湖光山色和導演的田莊小屋,空氣中迴盪著歷史的回音,豐富的視覺和自省的觀照讓本片洋溢人本情懷和對自然的詠歎、歷史的反思。
長期處在戰火威脅下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但透過本片堅強而固執的俄羅斯母親,堅持在戰火下也要給女兒一個快樂長大的童年,進而發動鄰里,提倡以巴和平的提議,發揮強悍的母親天性,攝影師與個案母親間的感情羈絆,也是影片的另一個爆點所在。
天堂在哪裡?是否就在我們此生無法得知、聖經書上描述的彼岸?透過一對年逾古稀但個性如赤子的瑞典老夫婦,在山林環繞的退休生活裡,彼此之間為對方貼心的小舉動,頑固的堅持與小小的爭吵,溫馨而動人地彰顯出其實天堂不必寄望於此生結束後的未知一切,幸福而平淡的生活,就是天堂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