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再屬於她們的地方: 專訪《告別提比里亞》製片Jean-Marie Nizan
日期:2024年5月14日 地點:京站威秀影城 採訪撰稿:謝佩旻 片中使用大量home video及歷史檔案影像。您在過程中是否曾提供素材篩選或編輯的建議? 一開始有和導演討論、篩選,但所有關於藝術性的決定都是導演自己決定的。我們很早就有共識要運用不同層次的畫面來源,也自然而然地把Lina(導演)小時候的畫面安排在片頭。身為製片的角色比較是在協助導演,確保這些畫面都是保存良好、可以運用的...
多元觀點的挖掘與共存: 專訪《小鎮里奇蘭》導演艾琳.路茲堤克 Irene LUSZTIG
日期:2024 年 5 月 14 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張亘佑 片中加入了考古學家的訪談,以他的視角去看待小鎮的歷史、自然環境和輻射汙染,令人印象深刻。能否請導演談談如何遇見他並決定放入電影中? 我一開始是看到這位考古學家寫了一篇跟原住民相關的文章,因為他的工作性質和原住民關係密切,本來想請他介紹我去拍攝一些部落。後來我覺得他的工作跟「時間」有很強的關聯,而「時間」...
現實中的虛擬,幻象裡的真實: 專訪《登入無盡島》製片 Boris Garavini
日期:2024年5月14日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陳以庭、徐熙婷 製片在本片擔任的角色是什麼? 一開始是我主動去找三位導演合作,但當時我們還沒有太明確的想法,只確定想進入遊戲世界拍攝,去捕捉裡面的真實。有了初步概念後,我們花了約兩年的時間一起準備各種文件以爭取各單位的經費。過程中我面對了很多偏見,大家通常會被這類主題嚇到,覺得玩家都是遊戲成癮、拍這個主題會有人想看嗎?...
活出自己選擇的樣態: 專訪《草原上的阿蒂庫》導演賈妮.尤蘇普揚 Janyl JUSUPJAN
日期:2024年5月14日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張亘佑、陳以庭 本片英文片名為「Atirkül in The Land Of Real Men」,片中阿蒂庫女士也多次談及「真正的男人」應該、不該怎麼做。請談談「Real Men」二字在片名中的使用,以及對阿蒂庫或吉爾吉斯社會的意義與限制? 將「real men」放入片名,一開始有些諷刺的意思,因為阿蒂庫對她碰到的男性有些不滿意,...
唯有記得才能療癒: 專訪《植癒傷痕》導演索菲亞.帕歐里.托內 Sofía PAOLI THORNE
日期:2024年5月13日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李怡欣、曾子晏 拍攝這部片的緣起? 我是秘魯人,七歲時秘魯發生政變,全家逃亡至巴拉圭,當時巴拉圭正處在獨裁者被推翻的時期,算是相對安全的地方。威權恐怖時期有許多人被折磨或消失,但巴拉圭常常選擇遺忘這段歷史,我想把這段歷史帶到觀眾面前,讓大家討論。因為相似的經歷與對獨裁政權的恐懼,使我和西莎(被攝者)在分享我們過去的過程中,...
「沒有事物會一直埋藏在陰影下」: 專訪《在光落下的地方》導演艾菲米亞.辛弗拉嘉齊 Efthymia ZYMVRAGAKI
日期:2024年5月13日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楊子欣 導演以前比較多是擔任攝影指導,此次是首度以導演身分完成紀錄長片。大學修讀心理學專業和過去的經驗對這次創作有何助益? 一開始我其實不是想當導演,但找不到其他願意擔任這崗位的人。前期籌募資金的時候,也遇到非常多的困難。心理學的背景對我有一些幫助,但我沒有想要刻意用心理學家的角度去處理,我想探索這一塊未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