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代表圖
影展資料代表圖

戰爭製造戰爭

「美國戰爭情報局」的二戰愛國政宣片,傘兵部隊登陸普羅旺斯,黑白影像配上磅礡樂曲正在上演。突然之間,畫面倒轉,旁白切換,色彩變調,時間亂列,影像在不斷重複中被肢解重構,鮮活歷史也一次一次重新再現,過去、現在、未來究竟代表著什麼?

最好是這樣

這是一部沒有畫面,只有紅白綠電腦字體,沒有人物主角,只有冰冷人工智慧語音的電影。導演收集了視盲者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以黑色幽默轉化這些惱人經歷,帶我們體驗看與被看、看見與看不見的感官經驗。

關於人生的短片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人們穿越球場,人聲、音樂聲環繞球場,但球員們的世界卻離奇的安靜,他們只屏息以待那一刻。

革命繪影

「過去是我們唯一能用以解釋現在的東西。」從1974年里斯本軍事政變的街照出發,激昂的口號震耳欲聾,導演化身革命獵人,用畫筆潛入歷史,在今昔40年的時間裡穿梭,尋找當年被禁錮的身體,撫慰如浪潮襲來的內戰傷痕,也串起彼此的革命覺醒之路。

祂是我媽媽

導演與母親透過網路電話閒聊,經由對話,建構出一種奇異的敘事。母親未曾現身,我們卻跟隨她的腳步,遇見叨絮的花兒、魔鬼化身的鳥兒、也得知她與風的情事。影片捕捉流動的情感,彷彿數種焦距同時存在般,呈現出真實的不同樣貌,時而悚慄、時而溫柔、時而瘋狂。

謂語與罌粟花

巴黎郊區一所小學,五位年輕人曾滿腔熱忱投身教育;五年後,資源匱乏、校園暴力、家庭困境卻令理想逐漸色,老師們的心聲交織出一幅幅難以卒睹的教育現場,影片透過塗抹、裁剪、拼貼出奇特又熟悉的校園世界,現實因天真仍充滿色彩。

紐約街區浮世繪

明亮早晨,迴盪在無人空間中的畫外音孩童哭鬧、嘻哈音樂、鋼琴樂音、鄰居日常。鏡頭以紐約布魯克林社會住宅為主體,它以低廉房租抵禦仕紳化的都市房價,在跨越時間的影像中,人們在此重建家庭、規劃夢想,構築當代社會烏托邦。

以朋友之名

「你知道嗎?月亮是屬於白人的。」導演搭乘自製的小飛機,宛如現代版奧德賽,一路從法國航向非洲大陸的中心蘇丹,以他慣常的個人方式漫遊這塊大陸,鳥瞰被列強分割而方整有序的非洲國界,直視謊言編織與赤裸剝削,帶領觀眾進入難以觸及的黑暗核心,展開非洲三部曲的最終部。在這個被殖民與帝國主義一分為二的國家中,充滿著諷刺而混亂的景象,中國石油公司、聯合國維安部隊、蘇丹軍閥與美國傳教士,以朋友之名覬覦當地資源,掀起了一場自詡為文明的血腥掠奪。

達爾文的噩夢

非洲三部曲之二。1960年代,兇殘的尼羅鱸魚被引入非洲維多利亞湖,數十年過去,大魚快速繁殖,導致上百種原生魚類瀕臨絕種,但岸邊的漁獲加工廠仍需仰賴其帶來的經濟價值;歐陸運輸飛機起降頻繁,載回鮮美魚肉,但載來非洲的又是什麼?導演漫遊於非洲大陸,直探黑暗之心,旅程中相遇的娼妓、機師、守衛、孩童,道出罕為人知的當地現實,這幅黑暗全景隱喻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被重新演繹,宛如噩夢般的現代寓言,引發極大的爭議與讚賞。

在我們的故事裡孤獨

黑夜覆蓋鐵塔美景,柔情香頌變了調,午夜巴黎不再浪漫,枕邊成了暴力的埋伏所在。在法國,七分之一的女性曾遭到伴侶暴力相向。導演傾聽三位女性的獨語,探索著無法實現的愛情,長期的身心磨難,無從渴望起的親密成了虛妄,所有的厭倦、無助、憎恨盡寫於臉龐,影片直探親密關係的噩夢,也捕捉些許微光。

訂閱 RSS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