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一個寂靜的屋子,充滿了廉價家具及無盡回憶…在導演的緩緩帶領下,搭配錄影帶片段、照片及泛黃的家庭相本等影像,在已過世的祖母家中,訴說的不只是祖母一生的遭遇,還有導演目前無所適從的心境與人生風景。
這是一部行動藝術紀錄作品,導演公開徵求願意讓她在公共場所拍照的人,花一段時間相處並接受她的拍攝。本片記錄了這個虛擬與真實的空間、陌生與親密關係的互動狀況。這是一部關於攝影本質的反思,以及探索慾望與觀看行為的作品。
2@是導演寇克斯的流行文化系列作品之一,靈感來自於丹.葛蘭漢(Dan Graham)影像作品《我的搖滾宗教》,本片主題鎖定對搖滾樂發展的描述,同時對其背後的音樂工業有所批判。
導演從自身經驗出發,點出社會中有形、無形的暴力行為,追尋兒時的事物:關於電影、八卦小報及兒童遊戲、個人記憶等,告訴觀眾,我們其實被一股強大的暴力力量所操制著….
導演以一種完全個人化的的口吻,加上富有生命活力的影像,展現馬雅文化的姿態,極富詩意的呈現了其樣貌及律動。全片於瓜地馬拉高地拍攝,細緻的影像語言中,馬雅人的尊貴與強韌生命力展露無疑。
一個曾任職於美國國家實驗室的機械工程師,三十年前開始收集原子廢料,並自行成立一個名為「黑洞」的博物館,人們叫他「原子艾迪」。從他身上,本片揭露的是一段美國政府任意棄置核廢料的惡行。
黛安娜在自己的美容院成立了「南卡愛滋病教育中心」,和公共衛生博士邦比.桑特一起倡導安全性愛的重要,並提供有關防治愛滋病的資訊。走進黛安娜實踐理想的小店,在保險套與髮捲齊飛之際,不禁深情高唱「知道是最好的方式…」。
看似極富歷史價值的一部紀錄片,企圖追尋美國南北戰爭時,聯邦軍最偉大的統帥之一的雪曼將軍,當年領軍南下的痕跡,卻成了一部導演麥克威把妹旅程的個人日記。風趣幽默的個人化口吻,難怪1986年公開上映,隨即擄獲觀眾的心,成為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之一。
1975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螞蟻農場行動團(Ant Farm)在舊金山舉行了一場「終極媒體演出」(ultimate media event)。在這場演出當中,安排了一部1959年的的夢幻跑車,疾速穿越過一整面燃燒的電視牆。本片結合了表演舞台效果及媒體批判,檢視美國文化中大眾傳播媒體的衝擊及影響,並加以質疑與批判。
南努克一家人,是生活在北極冰凍之地的愛斯基摩伊奴族人。在冰天雪地中,南努克為了求生存,出海捕魚以及與海象搏鬥場面,在當時艱困的攝製環境下所拍攝出來的高反差場景中,顯得格外驚心動魄,對導演佛萊赫提來說,透過攝影機所試圖捕捉的,是一種生命的恆久流動,以及面對無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時,所顯露的最真實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