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據信發源於印度的吉普賽人,過著遷徙流浪的生活已有千年之久。有百萬之多的美國吉普賽人,和散居在他鄉的族裔一樣,除了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涯外,也擺脫不了世人普遍的誤解與偏見。本片呈現了美國西北地區的吉普賽家庭,如何對抗籠罩在他們生活周遭的沉默之墻,也看到了他們為了捍衛家庭和榮譽的奮鬥過程。
影片從一個市場小販的獨白揭開序幕。他的手錶比別人慢了七個鐘頭,因為那是在地球的另一面,那多年前他曾愛上的美國女孩故鄉的時間…。從醫師到廚師、從男孩到老婦,有的愛情正在萌發、有的愛情已成追憶,這些發生在生命各個階段的愛的故事,也讓我們看見了愛情的各種面貌。
塔吉克國家女子監獄的圍牆裡,一長隊戴著白頭巾穿著黯淡的女人,有著蒼白的臉孔與空洞的眼神,等待著早晨的鈴聲響起。這裡有超過一半的犯人是完全無辜的,她們因丈夫或兒子所犯的罪而被判決服刑,只因為女人幫男人頂罪是被允許,甚至被鼓勵的現象…。
不管安哲羅斯.巴巴納史戴希有何其他成就,世人會記得他的卻一定是他拍下來的影片:隨著納粹旗幟的升起雅典迅速墜入恐怖暴行統治的世界,大規模的屠殺、來不及長大即慘遭殺戮的嬰孩屍體,都一一被膠捲封存起來,成為雅典人受難的僅有紀錄。
波西米亞戰爭中,三位來自不同戰區的大兵,各自帶著他們的攝影機,紀錄在前線中浴血的日子以及戰爭艱困環境奮戰的過程,戰爭對人的傷害在影片中一一的陳述。然而戰爭結束就算真的和平了嗎?他們的鏡頭也將帶領觀眾深入瞭解戰後的心靈和生活。
兩個已經傷殘的老人共同居住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彼此扶持生活。雖然身體的缺陷限制了活動的範圍,但是她們的心靈可從未因此受困。受傷前曾是專業攝影師的他們,在房間中架起了照相影棚的設備,為每一位來訪的客人拍照,尤其是青春美麗的美女,最受他們歡迎。
今年六十三歲的傑克,在魁北克北方自己搭蓋了一間小木屋,與一群哈士奇犬和自己做的雪橇,遺世獨立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傑克說「一旦你嚐到了便利生活的滋味,要戒掉是很難的」,在一趟分享生活哲學的雪橇之旅中,我們也體會到原始生活與探險的樂趣,在旅途裡開始反省生命的意義。
昔日人稱「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鹿港小鎮,在現代化的衝擊下,也面臨傳統文化資產保存與都市開發的困擾,當鎮公所準備拆除日茂社遺址時,熱心文化資產的青年社團決定跳出來大聲抗議了,這場文化資產與都市開發之間的衝突,不知何時方休…。
位在沙漠與草原交界處的回教城市莫普提,是馬利國內各項物資的主要集散地。影片藉著紀錄五個前來做生意商人的路程,從旅途、城市風貌、到生活細節,鮮活地描繪出當地生活的氣味,在非洲大地濃烈的色調之外,試圖捕捉當地的文化內涵-由容忍、幽默、尊重、與交換所組成的「莫普提精神」。
希.音拉珊是一個達悟族的七歲小女孩,住在蘭嶼朗島村,她和祖母相依為命,不會說學校用的普通話。她順著自己的感覺過日子,睡到自己醒來,才去學校。上課覺得無聊,就走出教室。天氣太熱,便去游泳。然而,面對文明的教化與部落的傳統,她的成長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