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台灣南部的排灣族有相當豐富而多樣的鼻笛與口笛吹奏傳統。本片透過四位與排灣笛結下不解之緣的代表性人物,在優美哀淒的笛聲所伴隨的日常生活中,呈現出排灣文化中最深沈的情感與美感經驗。年長者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難忘的青春戀情,有喜悅,也有階級社會造成的悲情。雙管鼻笛聲模仿百步蛇的叫聲,哭訴著個人與族群哀傷的命運;單管與雙管口笛也傾訴著對舊居土地與優美傳統的思念。排灣族創始傳統中的百步蛇、太陽、陶壺、熊鷹在影片中與笛聲結合,成為排灣族愛戀與哀思之情的象徵。
知名導演鄭明和首部使用電子媒體拍攝的作品充滿了吸引力,並且讓人驚艷,她試圖藉由此片檢驗日本的藝術、文化及社會儀式。如同她早期的電影,《第四類接觸》也顯得錯綜複雜,影片中提出了無數的議題:時間的體驗、無從顯示的「真實」,以及影像組合的錄影效果等。整部影片宛如一個天衣無縫的結構,彷彿是一場關於時間、旅行和儀典的沈思;一段關於過去和今天的對話。
本片為以色列、捷克、匈牙利、丹麥、斯洛伐克的跨國製作。本片以兩份機密的阿道夫.艾胥曼日記為本。其中一份是艾胥曼寫於被監禁在以色列獄中之時,日後成為歐文-利普斯塔審判的證據。而另一份是所謂薩森口述文件,含括了六十四捲艾胥曼與荷蘭法西斯派的記者威倫.薩森於1957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所錄下的錄音帶。在片中,羅森塔讓兩份日記形成對峙,以探求觸發德國人的是什麼一用羅森塔的字彙來說,是血海深仇與反閃族主義。
笑容燦爛的妮蒂亞,是個天生膝下無知覺的九歲小女孩,行動不便,但在她身上看不出任何需要同情的影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妮蒂亞從搖搖晃晃地走,進步到熟練地使用笨重的義肢。拄著枴杖、坐輪椅打籃球,甚至幫小弟弟換尿布,妮蒂亞用自己的方式過著與正常孩子般的快樂生活。妮蒂亞獲准進入一般學校就讀了,但天真無邪的小臉似乎罩上了一層烏雲,擔心承受異樣眼光、擔心被捉弄、擔心......。不過「撥雲見日」,妮蒂亞陽光燦爛般的笑了笑。
阿里山是台灣最著名的風景區。但一般人對居住在阿里山的鄒族原住民,恐怕所知無幾。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阿里山鄒族的文化與生活即受到外來國家體制、宗教現代化的影響,產生質變。一百年後,今天的鄒族文化面臨的是觀光化、現代化與傳承固有文化之間的矛盾與調和。這部影片自1993年開始拍攝,至2002年1月才定稿完成,歷時近十年。這十年間,片中出現的一些族人先後凋零,希望影片留下他們的影音,能讓我們加深對他們的懷念與記憶。
在這部紀錄辛蒂.雪曼工作過程的日記式影片裡,米歇.歐德觀察了這位藝術家如何創造她精心安排的攝影作品。透過多年的紀錄,我們看到雪曼如何為了攝影鏡頭,藉著服裝、化妝和道具讓自己變形。沒有任何受訪者或是評論者,米歇.歐德用流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以很即興的方式拍攝雪曼,讓雪曼的工作過程很自然的呈現在攝影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