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IDF選片指南(上)

作者
 趙元、謝佳錦、黃昕柔、翁皓怡

時間:04.13(六)14:00–16:30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主持人:TIDF節目策劃 鍾佩樺
與談人:
TIDF初選顧問 吳文睿
TIDF初選顧問 阿潑
TIDF策展人 林木材
TIDF影展統籌 陳婉伶

開場


首先很感謝大家,現在台北感覺每週都活動大爆炸,但大家卻願意為了TIDF的選片指南來空總跟我們共度兩個多小時,謝謝大家。
活動開始前先回顧一下,上次實體選片指南是三、四年前,其實已經是兩屆之前。中間疫情又勾勾纏,所以中間又有一屆線上的選片指南,非常虛擬化。睽違了兩屆後再度跟大家在這邊碰面,覺得今天特別開心。
相信大家手上都有拿到TIDF的手冊,跟前幾屆一樣厚得要命,然後字又蠻小的,打開來可能會頓失方向感。所以今天的選片指南就很重要,我們不會逐部講,而是請四位策展人、選片人,直接告訴你們有哪些片是不可錯過的,絕對讓大家收穫滿滿回家。
雖然在我們的活動簡介已經有寫,但還是要先介紹四位講者。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TIDF策展人林木材。

木材
大家好,我剛剛算了一下,這是我第七屆參與策劃,很久了。


好,感謝學長,接下來就是學弟,我們這次的初選顧問吳文睿導演。文睿之前的作品也曾入選TIDF,這次是以初選顧問的身份參與。很期待等一下他跟我們分享的觀察。


大家好。


第三位是初選顧問阿潑。阿潑現在是一位專職寫作者,擁有人類學、新聞的工作背景。可以看出TIDF的初選陣容是來自不同的文化各界,能跟我們這些影展人分享他們的觀點。很期待阿潑的分享。


大家好。


最後就是我們的影展統籌,婉伶,也是這次「檔案變形記」單元的選片策劃,等下除了競賽單元,婉伶也可以針對這個單元再跟我們多做一些分享。

20240413-img_2385.jpg

 


我對你們兩位老朋友、新朋友(阿潑、吳文睿)很有興趣,這次除了影展工作人員以外,也邀請到兩位參與競賽的評選工作,我相信觀眾朋友也很好奇,在初選過程中你們到底做了哪些事?但首先還是請婉伶簡介一下初選是如何進行的?你們每個人看了多少片?又收了多少件?


今年是我接手TIDF策劃以來的第六屆,也剛好是疫情後的第一屆,所以收件量又恢復到疫情前的程度,大概是2300多件。一開始收件我們還是很擔心,大家總是要到最後一刻才滑壘,所以最後一個月進來的量其實非常大,也是一個驚喜啦(笑)。
整體而言,我們大約有十多位初選顧問,包括這邊的兩位,初選顧問會篩選2000多部片進來。經過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的初選之後,每個人可能會看100-200部。我們其實蠻嚴格,看完之後會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在他看過的每一部片上寫一段評語,像小作業一樣,接著再依照這些內容去做質化分析,去看這些片能不能進到下一個階段。
整個過程從去年九月,一直到今年一月才全部結束,每次到這個時候就是一個馬拉松的心情。除了看片以外,我們的工作人員還要不斷地處理收件事務,東西不齊還要補,另外還會開會討論這些影片。


從技術面聽起來很高級,感覺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的工作。但我們也會很好奇,除了執行層面外,會不會有一個屬於TIDF自己的競賽標準?當初又是怎麼跟兩位初選顧問溝通想要什麼樣的片?這點看是不是請木材跟我們分享。


籠統來說,我們會跟這些初選顧問說,請你們選出「有力量的電影」。


真的超級籠統的,哈哈哈。


每個人聽完都滿頭問號。


因為我們的初選委員來自不同背景,有創作者和作家,也有藝術背景的藝評人或是影展選片人,大家的守備範圍不太一樣,因此我們蠻依靠他們的專業性,去幫我們判斷到底什麼是「有力量」。那他們認爲好的作品,那個所謂的力量,就會寫在他們的評語欄,再來有更多位去重新檢視,他們所謂的好電影是什麼,接下來再交叉討論。


除了短文評語還是有實際的討論就對了。


對,所以大家看到手冊的片單,可以說是千中選一 、千中選十。當然還有一些原則要考慮,譬如說國別 、形式、議題等的多樣性。我們希望TIDF像是一個世界之窗的概念,大家來這邊就可以看到全世界的電影。


乍聽很有道理,但還是蠻攏統的(笑)。那剛剛影展這邊發表了立場,請問阿潑實際執行有什麼經驗?


我要先提一下這不是我第一次做初選工作,我做了兩次還三次,因為我知道跟我搭配的委員很多是學者、學院派,而我自己是記者身份,我就堅持要挑出跟他們不一樣的作品,我就挑議題取向,把世界的議題挑到台灣觀眾面前很重要。
但我去年忙總統大選,晚上看片舒壓,心境就有點改變,以前堅持自己是議題掛,但因為總統大選做太多議題讓我受不了,今年選片就強調李安說過的精神:你只要選出你喜歡的片就好了。很直覺,我覺得我喜歡觀眾也會喜歡,range(範圍)特別寬。


沒想到我們居然也受到總統大選影響(笑)!那希望台上各位喜歡的,能跟台下大家在今天找到交集。請問文睿,今年第一次參與TIDF的評選,經驗如何?


接到任務很惶恐,就在想我的角色跟其他初選顧問有什麼不一樣。我是拍片的人,這次剛好負責的又是台灣競賽,TIDF對我們在台灣拍片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肯定,所以我也想選出同業會認可的作品。


所以有業界的壓力就對了。創作者的十字架!


對,要選出同業服氣、認可的片很重要。片子可以拆很多元素:攝影、剪接、敘事結構、拍攝者怎麼跟被攝者互動等等,我會想選出各方面比較完整的作品。另外,TIDF過往選的片子都給本地創作者很大啟發,讓大家思考原來紀錄片還可以這樣拍,這對台灣紀錄片發展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我們也很高興有來自創作業界的視角來參與評選過程,現在正式進入節目分享!

單元介紹

開幕片


今天進行方式會照著手冊順序。一開始先分享開幕片,《紀念.陳達》跟《王船祭典》本來是因為張照堂老師得傑出貢獻獎所以放映,但他前陣子離開我們,所以現在也變成一個緬懷、感謝的機會。首先請木材分享,為什麼張老師這麼多作品會選這兩部片,並且作為開幕? 


張老師四月二號過世,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很傷痛、震驚。我認識老師很久,他臥病在床三年多,今年評審委員想頒給他傑出貢獻獎,TIDF就要去做相對應節目。他在1968年加入中視報導待了13年,後來也從事各式記錄,近乎50幾年的創作經歷,作品非常多。六、七、八〇年代沒有音樂版權的概念,他會拿巴布・迪倫(Bob Dylan)的音樂來配大甲媽祖遶境的影像,就是一些很瘋狂的拼貼創作。但因為現在音樂版權概念會有糾紛,所以很多舊作就沒辦法正式地進電影院跟大家碰面。我們當初也聊很久,有兩部片應該沒這問題。一部是大家必看的《王船祭典》,當年在電視播,類似MV的方式拍祭典過程,那時觀眾看了非常驚嚇,心想電視上怎麼有這種東西,引來很多討論,甚至有人去投訴電視台,說為什麼放這個卻什麼旁白都沒有,所以當時還有另一個客製化的旁白版本,但這次放的是最棒的原初版,這部片也影響了很多創作者對紀錄片的想法。
另一部片《紀念.陳達》,拍陳達這位恆春民謠歌手,他是台灣很重要的音樂家,後來車禍過世。張老師在不同時期有去不同地方捕捉他歌唱的畫面,後來為了紀念陳達再來重新剪輯。他會拍各種民俗音樂活動,腦袋裡有資料庫的概念,會去拼貼各式各樣自己拍過的東西。剛有提到很多片沒辦法公開放映,但在致敬張老師的兩場活動——「歲月.紀錄——張照堂:創作篇」與「歲月.紀錄——張照堂:攝影篇」中,講者分別從創作面和攝影面探討他的先鋒性。想知道他有多先鋒的話,歡迎來參加,包準你有意外收穫。


那文睿,你曾是張老師的學生,針對這兩部片有沒有什麼想補充的?


我覺得在大銀幕上看是很難得的經驗,一種是音樂性,另一種是在影像性上都已經消失的語言。陳達是可以即興用傳統調子編出歌詞的吟遊歌者,這樣的能力現在已經失傳了。而且他唱出的東西每句都是押韻的,前幾年客家大師徐木珍過世後,真的看不到這樣神乎其技的技藝,大家要把握大銀幕看的機會。
《王船祭典》則代表了消失的影像性,這十幾年大家拍片都改用相機,相機拍片鏡頭會有很多限制,傳統紀錄片語言就消失了,比如zoom in、zoom out,或很隨機靈活地掃攝。如果大家用相機變焦鏡頭,會發現它功能很難用、很卡,因為它是拿來拍照而不是錄影。你就想像,畫畫你會去看畫家的筆觸,而看紀錄片時攝影機憑著(拍攝者)身體的感覺去「掃瞄」、「掃攝」拍攝對象,就體現了作者、攝影師的筆觸,這筆觸在《王船祭典》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張老師在靜照攝影大師之外,你可以看見他的身體和影像是怎麼連動的。


真的非常難得。也給了我們提醒,就是工具變化如何影響影像語言改變,這樣直覺性的創作者筆觸也越來越少見,真的很希望大家可以把握開幕片機會到戲院來看。

20240413-img_2438.jpg

亞洲視野競賽


再來看一下「亞洲視野競賽」,首先很好奇,因為阿潑也負責亞洲視野競賽初選,你之前也參與過國際和亞洲競賽的評選,但我們現在其實是以不分類的方式評選,看到這麼多作品,有什麼是很符合「亞洲視野競賽」精神的 ?


我都是靠感覺(笑)!因為我以前是專類評審,要不國際競賽,要不亞洲競賽。以前印象深刻是有三分之一都是中國獨立電影,剛開始很認真,很害怕自己錯過好片,都會花十分鐘專心在看羊吃草,很怕他是蔡明亮。因為之前看太多中國獨立紀錄片,今年很強烈的感受是那些片到哪裡去了?中港地區的影片變很少。
回到亞洲,因為亞洲是多民族、多語,不是多國,像印尼就有700個島嶼,菲律賓也是,每個島上可能還有兩種以上的方言,亞洲無法被籠統地定義。要談亞洲性、亞洲視野,我自己思考的角度是,它能否告訴我這個地方屬於亞洲的特殊性?而這對我來說就是多文化、多語,這次選出來很多我很滿意的片就是在邊界、兩個國家之間,你很難去界定它是屬於哪個國家,但透過紀錄片,它不強制告訴你這是哪國的片,而是告訴你這個地方經歷了什麼。
我自己特別在意這點,例如這次同時入圍台灣競賽和亞洲視野競賽的《由島至島》,我對這部片特別鍾愛,因為它雖然看起來在談二戰的台籍日本兵,卻也是從台灣、東南亞到東北亞戰爭下移動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就不只是台灣競賽片,而是亞洲故事,因為戰爭時代是沒有國界的,而當時台灣人就是日本人。像這種曖昧性要透過亞洲視野才能體現出來。


這真的是很重要的亞洲性詮釋。我也很好奇,木材,從影展角度怎麼定位亞洲視野競賽?


我覺得除了呼應阿潑講的多樣性,我們也會去思考樣貌與製作條件,你看歐洲、美洲很多公共資金,可以讓一個人變「專業」紀錄片工作者,生涯穩定持續創作。但亞洲的狀況不是,包括政治混亂、歷史在變動,我們反而會去思考他的觀點是否特別點強烈?也許是拍攝非常長時間的影片,或是專注拍小地方,但能放大到整個社會的影片,以及那種「非他拍不可」,很少人能複製他的電影語言跟內容的作品,我就會覺得是很好且具亞洲視野的電影。


那婉伶你對亞洲視野的詮釋跟我們分享一下。


就像兩位講的,我自己即使已經做了很多屆,每次都還是會被這些節目涵納的多樣性驚訝到,而且彼此討論中有很多激盪,就會覺得原來亞洲可以有這麼多樣貌。而若能把這樣的亞洲呈現給觀眾看,會是影展很開心的地方。


接下來請阿潑介紹一下,從預告15部快速閃過的作品中,你有什麼想特別推薦的?


因為我個人是亞洲偏好者,研究也都是亞洲相關,實在很難割愛。但我可以主題式地分享。我自己觀察選出的片有幾個覺得蠻突出可以講,我們一直很在乎國別的平均,但這次大家會發現出現兩部韓國紀錄片。我自己很驚訝的是,以前看中、港、日本片都很強,但今年有好幾部韓國紀錄片,我們真的都討論很久。《蜻蜓飛過的歲月》、《南韓民主家政課》這兩部真的很強,重點都是導演的前兩部作品,她們都是非常年輕的女性導演,可以從這些新生代女導演的視角,看到韓國的現狀。
蜻蜓飛過的歲月》已經被分享在必必必,我們第一次交換意見時幾乎所有評選委員都想選 。大家知道紀錄片跟文字工作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有些畫面、情節你當時不拿出攝影機,錯過了就不再。這部片就是是導演從高中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幹麼的時候,就拿出攝影機開始拍下那日復一日、只有課業與父母要求的日子。她也拍同儕之間為了考試而掙扎的痛苦。最後同學考上了大學,她卻成了重考生,她雖感到憂鬱、痛苦,仍然記錄下來這樣的不堪。我看的時候想著,我是否也有某一刻如此痛恨這個世界。這部片拍了八年,一個高中生拿起攝影機一直堅持拍攝,最後剪輯成不管是誰看了都會有所感的影片,所有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共鳴。
另一部韓國片《南韓民主家政課》也要一起講。導演是民主寶寶、民主富二代,她出生那一天盧泰宇受審,接下來的生日都會遇到每五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她的生命跟國家的民主非常相關,母親是婦女運動者,父親卻是政府官員,甚至是朴槿惠、青瓦台下的。面對自己父親在一個經歷過世越號仍不認錯的政府底下工作,小孩心裡要怎麼想?一個民主新生代,一個對自由、民主內化到心裡的人,要怎麼面對父親是保守政權的事實?這部片反映了韓國這十幾年的近代史,如果對韓國歷史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這部,是我私心所愛。
這個單元還有兩部女性視角的片,其一是《沒有她們的星球》,導演也在很特別的時間點出生,她是1979年三月出生在伊朗,那時正發生政變,保守派復興,原本女性不需要包頭巾,可以穿牛仔褲出去跳舞,那之後開始沒有自由,在家裡可以拆掉頭巾,出去就要變成保守的伊斯蘭教徒。於是導演搜尋過去政變前的家庭錄影帶,透過這些影像呈現當時社會樣態,以及後來的女性運動。另一部是《草原上的阿蒂庫》,也發生在伊斯蘭地區,是中亞吉爾吉斯的故事。在那裡女性被要求要相夫教子、不要太出頭,但片中的女性主角希望有自己的聲音、經營自己的馬隊,召集年輕人去比賽,過程中可以看到她被懷疑以及面對的掙扎。


很感謝阿潑的分享,很個人視角卻能反映共感,很期待到時看到這些作品。那婉伶有什麼亞洲視野競賽的片想推薦給大家?

婉 
剛剛被阿潑講掉一片《沒有她們星球》。我另外想特別提的是《我們到底做了什麼?》,這是一部日本片,其中強大的是「時間」。導演記錄自己家庭,姊姊20歲就診斷出思覺失調的症狀,家庭中雖然都是高知識份子,比如病理學家、都在醫院工作,甚至家中有實驗室的程度,但他們的病識感,以及對疾病的認知和處理卻令人匪夷所思。導演長大後逃離家裡去唸大學,因為是唸電影,他也一直透過攝影機記錄家裡的演變,20年的累積成為一部非常有力量的作品。家庭題材我通常都很有感,面對家人我們要如何保持距離?客觀或主觀?身為拍攝者又是家人的身份,遇到事情要不要插手?這些問題在片中都有很好的呈現。而導演也很有耐性,在開始記錄20多年後的某個時間點,才逐漸說出對家人的想法。看完以後我有非常非常大的無奈跟揪心感,這部片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紀錄片力量展現。


有力量的作品又出現了!而且這部片真的把紀錄片經典的攝影機兩端的命題完整展現。 


那我講中國片,單元預告一開始說「病毒在跳舞」的是《自畫像:47公里2020》 ,這是章夢奇導演參與民間記憶計畫,系列創作十幾部中我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她在疫情期間回家鄉卻出不去,於是有了整個生活節奏、感知都以農為主的生活。這部片很符合我們以前講小川紳介,用蹲點方式跟農民一起拍片。她好像把這方式用在這片土地上,觀眾可以進入她營造的空間跟時間,體驗小村子有其智慧所在。這部片沒有明確「議題」,反而是疫情的空歇讓我們進入一個很難感知的時空, 我非常強烈被這個影片打動。


雖然夢奇的片很常出現在TIDF,但這是她第一次入圍競賽。


對,然後入圍後她就跟我說TIDF真的好難呀(笑)!但我是覺得這部片真的跟他以往的作品也不太一樣。
其他像《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就是發生在剛剛阿潑提到的「邊界」,他是印度、緬甸邊界的村莊。但我要細講的是《吟唱靈魂之歌》,雖然在緬甸境內,但是是一個叫「撣邦」的地方,此地跟緬族為主的文化和語言是完全不同的,導演從學生時期進去拍那裡的傳統藝術家,其中還有民謠歌者吟唱和刺青,他們都致力保存撣邦文化。此地因為經歷戰亂而有創傷經驗,就用這樣藝術的方式轉化創傷,片中能感受到藝術的力量有多大。是非常難得的緬甸長片作品,題材令人驚喜,也拍得非常好。


阿潑要針對緬甸片分享一下嗎?


對,我就緬甸控,《吟唱靈魂之歌》一開始就是我的必選,誠如木材所說,緬甸片要出來非常困難,況且還是長片。這個民族誌紀錄片,透過吟唱、歌謠的方式表現神話故事。我覺得導演非常聰明的地把傳說跟他要拍的對象結合在一起,攝影也十分精彩。

國際競賽


亞洲部分已經提了很多作品,相信大家筆記也做很多,接著進入第二個競賽單元「國際競賽」。國際跟亞洲這兩個競賽,想必有些不同挑選考量。是不是可以請木材提一下,你是怎麼定位這兩個競賽?尋求什麼樣子的作品?


剛剛亞洲的方向有稍微提,那國際競爭相對更激烈,質量、製作預算非常高額的都有。你要看所謂的大片,在技術上、創意上有一定完整度,可以選國際競賽的影片。


那婉伶呢?你覺得國際競賽有什麼特色?


延續剛剛木材講的,我們選的國際競賽可能會有些大製作、大片,但作為一個台灣的影展,還是希望能在各個層面上凸顯我們的亞洲性。因此,其中選入的一些亞洲作品,不見得真的是極大製作,但會有獨特的觀點與視角,我覺得在這個脈絡下,是可以跟世界上其他作品並駕齊驅的。


那阿潑呢?因為你也有參與討論。


我們這次選的各地區有不同的故事跟製作形式,因為歐美地區真的太會拍片,他們的形式可能很超越(鍾:出神入化了!),不是你制式想像下的紀錄片。如果要看更多形式、樣態、實驗性,可以在國際競賽看到。


那我們看一下預告,看看到底有多精良、多實驗!


的確感覺在形式上面又比剛剛更多元些。請阿潑點名幾部片來聊聊。


我的第一部是評審都很愛的《殖民哞法度》,這部片來自馬達加斯加。幾乎每屆TIDF都會選這種土地正義題材,或是資本主義、開發主義如何進入一個地方的故事,大部分都很沉重,就是在講地方抗爭。但這部片描述的方法很特別,有用到動畫,是當地可愛的土偶,一點都不沉重,從頭到尾都很可愛。在我的記憶中,用這麼可愛的方式呈現控訴、不正義問題,真的是非常非常少見!


光看片名就知道很可愛~


作為台灣人,也可以趁機了解中國在非洲的一帶一路狀況。哎,我想要破一個小梗。


多小我先了解一下!?


裡面有一個農民,他的暱稱叫做李,導演一開始還問他,請問這是中國名字嗎?透過這些來暗示開發主義與外來者相關。真的很可愛,推薦給大家。另一部是《天使墜落之城》,這是我以前不會選,但這次不知為何一看就愛上。


你是被總統大選影響了嗎?


沒有沒有,因為它讓我想到《可可夜總會》,非常拉丁美洲、非常南美。其實它在講的議題很沉重,這是一座毒梟之城,裡面不斷出現鬼魂與死亡,導演在拍一群酷兒,找了這群人來拍他想拍的故事,運用戲中戲,模擬一個人跟鬼魂做愛的情境,可是這些他拍的人就是⋯⋯(婉:嗶——)我要說的是整部片都扣著鬼魂和死亡!還出現靈車,充滿隱喻,又很真實,又有虛構層次,畫面非常魔幻,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片。
另一部是《我最可憎的敵人》,這部片真的完全不能破梗!看到最後會去思考紀錄片存在到底為了什麼。故事關於刑求與審問,你以為它在講轉型正義,但最後會給你一記當頭棒喝!完全意想不到的結果。推薦大家進戲院看,這種國家暴力的片子在這次國際競賽出現不少。


謝謝阿潑。那剛剛試圖阻止阿潑暴雷的婉伶,有什麼心頭好?


我延續國家暴力、轉型正義的主題,來講一部阿潑的心頭愛片,就是《阿根廷正義審判》。這部片蠻難的,有177分鐘,我在選片過程通常會把超長片放在最後,所以這是我大概最後五部看的片之一,但也是少數讓我從頭到尾非常有耐心看完每一句對話的片。


你這也是另外一種破梗⋯⋯可以節制一下?


是是是。我要講的是,它講的是阿根廷獨裁政權期間,某種程度上跟台灣經歷過的白色恐怖類似,很多人被消失、遭受虐待或是刑求,其中也有很多倖存者。二戰後有紐倫堡大審,阿根廷也有類似的審判過程,被公共電視台記錄下來,留下非常多影像資料。這部片完全用這些影像資料來剪輯,可說是把530小時的審判,濃縮在三個小時內,真的非常精彩。我第二個想講的事情是,作為台灣人在看的過程中,會一直不斷去思考,那我們的轉型正義走到了哪裡?曾經發生的不公不義到現在有沒有被拿出來討論?有沒有被審判?加害者是誰有沒有被定義過?看完我整晚甚至那一整個禮拜,都在思考這件事。我覺得這是台灣人會很有感觸、很有感應的一部片。


我想提一下,我們競賽片都會邀請影人來映後座談,這部片是請到剪輯師來參與。這種片型剪輯師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把握跟他提問的機會。


我再快速講兩個片。第一個是在手冊第66頁,我太不會唸這個片名《颼颼咚隆喀嗞》,我們都暱稱它為「Zinzin」,它的原文片名是「Zinzindurrunkarratz」,導演說他很期待台灣觀眾以不同語言來唸出這個片名!


那他來之前你要學一下~


中文我真的唸不出來(笑)。這部片在講西班牙跟法國交界處的半自治區巴斯克地區,導演家族中曾有牧羊人,牧羊人平常會有一些習慣行走的路徑,但這些路徑並沒有被正式記錄下來,也因為導演家族後來就沒有牧羊人,很多記憶算失傳了。他在家中找到一台已經不能錄音的攝影機,然後帶著一隻驢子上路,這過程有點浪漫,沿途尋找可能的牧羊人路徑,中間也穿插非常多他自己家的家庭影像。全片的旅程本身簡單,但構成方法有趣。他有一台沒有聲音的攝影機、很多家庭影像的錄音,但這些東西怎麼被接起來?他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金繼」,就是日本人碗破掉後,用一種金把碗接起來。


補破碗。


對,補破碗的作法。他把這個概念用在影像跟聲音創作上,有一個很巧妙的結合,不管形式與內容都有很有趣的呼應,值得一看。最後是59頁的《在光落下的地方》,這是一個身體感蠻強的片,導演收到一位陌生男子來信,要她來拍他,兩人之間有一個共通性,他們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整個拍攝與對過去回憶、思索、演繹的過程中,兩人有些互文性,彼此經歷有些交錯重疊。片中語言也是有趣層面,導演是希臘人,但她逃到歐洲其他地方,並落腳在巴塞隆納幾十年,這個陌生男子是西班牙人,全片以西語進行,但你又能察覺導演在講某些故事時,在西語與希臘語之間進行轉換,然後語言帶給身體什麼反應。影像非常詩意,是一個蠻容易看的電影,有很多讓你呼吸的東西,能去思考暴力在你身上遺留下的痕跡。


感謝。那木材呢?


我想推薦三部喔。


那你要快一點!

木材
好,我一部大概講一分鐘。第一部是《告別提比里亞》,我今天才發現它代表巴勒斯坦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導演從來沒有回去過巴勒斯坦,因為母親當年為了演員夢移民法國,這部片等於是她追索母親、母親的姐妹們、甚至阿公阿嬤們的過去身世,是一個很典型也很動人的離散故事追尋。都代表角逐奧斯卡了,能不看嗎?


情勒!


對,就是要情勒。下一部是《卡努托傳說演繹》,我個人非常喜歡。巴西邊境部落有一個傳說,一個男人某天幻化成一隻豹,然後悲慘死去,沒有人知道完整故事面貌。有一個年輕藝術家,他也是雕刻家,就雕刻了一隻豹,想要讓村子復振這個文化,就帶著小朋友來演這個豹傳說的電影,寫劇本、排練等。小時候可以由小朋友來演人,但演到一半發現中年後豹的故事沒人能演,導演跟劇組、主角就思考怎麼辦。到底要如何復振傳說?即便被中斷了,電影要怎麼拍下去?


是因為村莊沒有中年人嗎?


也不是耶,是因為他們拍片遇到非常多困難。你們去看就知道我的意思啦!這跟他們討論的原住民主體性很有關係。這也是一部劇中劇、電影中的電影,一段一直在演繹的過程。最後我想講的是《喧嘩的眾聲》,讓我非常震撼。1977年一群人在馬利這個國家,創立了一個農業合作社。


在非洲嗎?


對。這是一個比較左派、共享型的合作社,但後來這些人被迫離開,遠赴歐洲尤其法國工作,就像移工。但他們的工作過程中,受到很多剝削或不平等條件,導演從以前就收集了很多抗爭資料、照片等,就將這些素材重組來回應這段過去,表現當時創立公社緣由、所謂公社理想為何、我們要怎麼在西歐社會落實,而這些又牽涉他們的非洲人身份。


感謝你精準又快速的描述。大家可以感受到,國際競賽真的每一部都是強片,大家都很難割愛,都想要多講幾部。

台灣競賽


剛剛已經講了兩大競賽,當然還有TIDF最重要的競賽之一——「台灣競賽」。文睿剛剛已經聽講座一段時間,現在要麻煩你發揮。文睿是台灣競賽的初選顧問,剛剛說接到我們邀請時的感覺是誠惶誠恐!你自己也是創作者,我發現這次好像很多南藝大的創作者,都是你的學長姐學弟,有很怕得罪人嗎?


剛接到的反應真的是誠惶誠恐,後來問木材為什麼找我,他回答非常直接,說今年很多人都有新片,就你沒有。


所以你因為沒有拍片反而得到這個工作機會!很務實的考量。


真的是有被打擊到的一個答案(笑)。


有刺激到你繼續拍片嗎?


希望。


希望以後見!


這次真的不少南藝的學長姐、認識的朋友,甚至還有我的老師。


哦,那不是壓力山大!


誠惶誠恐!


對,但還是秉持該選的選,該篩掉就篩掉,選出這次入圍名單。


謝謝,如此認真工作。那我們來看看誠惶誠恐之下的台灣競賽15部片預告


預告中蠻多是大家很熟悉的作品,可是也有很多是世界首映、第一次看到的片。文睿有什麼想跟大家推薦的片?


主持人說好幾部是大家熟悉的作品,我想講的是可能只能在TIDF看到的作品。第一部是《由島至島》,剛剛阿潑有提一點,可是我聽完大家講完亞洲跟國際之後,突然有一個念頭,我有點不太想講這個片子。


你的心情轉折好劇烈!


大家有注意到它的片長是290分鐘,是三個競賽中最長的片,唯一超過200分鐘。


也是整個影展最長的片。


為何不太想介紹,是因為想讓大家帶著我們面對這部片的心情來看。就我所知,評審幾乎都留到最後看,我看的時候帶著一種疑惑,甚至找碴的心情,什麼片子真的要拍這麼長?!結果看下去,大家都嚇到,真的太厲害了!將近五小時,完全不覺得無聊。我覺得很像坐著一台很慢的歷史列車,在黑暗中行駛,沿途會有些光,照到你本來以為熟悉的東西,可是它照亮的方式,會跟你熟悉的那部分很不一樣。前面有講到關於台籍日本兵,有點像是在你本來的歷史理解之上,覆蓋上一層新的理解。之前台灣有些關於這題材的作品,像是郭亮吟導演的《綠的海平線》、陳志和導演的《赤陽》,但《由島至島》是完全不一樣的角度,提出一個很犀利的提問:如果二戰時期,台灣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那台灣人身為日本帝國的士兵,那時到底做了什麼事?你有沒有殺過華人?電影就從這個提問,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不同島嶼之間,運用檔案影像、重演、旁白、物件等,不斷來回逡巡與發問。


聽起來真的是一個非常龐大史詩的作品。剛剛文睿分享時,旁邊三位點頭如搗蒜,可見它的片長真的不應該阻止大家去看。


我怕大家忘了(文睿)第一句,這在TIDF之外可能看不到。


很實際的考量,其他戲院或影展,不一定會願意有五小時時段。總之,機會難得。


而且我看節目手冊,TIDF非常大膽,竟然沒有把放映時間切開,很考驗大家。


但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那個時間的流動。


對,我自己應該也會進戲院再看一遍。


可以讓文睿花人生十個小時的作品,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除了龐大史詩鉅作之外,有沒有稍微輕薄短小點的作品?


另一部也是要在TIDF才看得到的《平行世界》,它也有入圍國際競賽,可見這部片的份量。


也是很能見證時間在紀錄片中的力量。


對,像婉伶講的,很能見證時間在紀錄片中的力量。這部片是一個媽媽,針對有亞斯伯格症的女兒,長達12年的紀錄。亞斯伯格症後來有修正是自閉症的光譜,我看這片很感同身受,根本像是驚悚片,因為我的家族有好幾個人是自閉或亞斯伯格。我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跨度中,像是看到自己家人、家族的過去,還有可能的未來。它把這個時間感處理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在三小時內,同感十幾年的時間感,以及導演日復一日的感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個體感跟時間感、情緒感都非常強的作品,大銀幕強度一定更大。


這對觀眾而言,真的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更務實的考量,一張票價70元,這兩部片的片長,就可以讓你度過一個下午,大家參考看看。


我覺得很重要的是,看完片一定會對這類人有很強大的同理心。


這也是紀錄片的力量,讓我們更加同理。除了《平行世界》還有哪部片?


台灣競賽裡面形式非常新、非常迷人的作品,我想提蘇育賢導演的《公園》。他找了兩名印尼詩人在台南公園碰面,台南公園是台南移工在假日時最常聚集的地方,這部片讓兩人在這公園相遇,交換他們到處聽來的移工故事,因為他們是詩人,會把聽來的故事譜寫成詩。公園裡面的元素被充分利用,例如把有喇叭的警衛室,充當成想像的廣播電台,整個公園變成一個大劇場。這是一個劇場感很強的作品,混合實拍與重演,還有很多複雜手法。甚至最後兩人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很詩意、很迷人,大家可以進戲院感受一下。


這部片也是世界首映,還有映後座談,大家可以來理解一下剛剛講的劇場感。


最後想提的是《老查某》,這是一部連我們都差點忽略的作品,它非常特殊的地方,是完全由十幾年前拍攝素材剪輯出來,完全沒有新素材。十幾年前這應該也是導演的第一個作品,拍1997年陳水扁任內執行廢娼後,一位名叫白蘭的公娼的生活狀態。評審們都是在完全沒預設的情況下看,說實話,技術面不太專業⋯⋯


你這樣直接!或是講相對比較粗糙些。


對,就是相對粗糙。可是看的時候大家都傻住了,完全會把技術面丟掉,看到素材本質散發出的力量,導演在剪輯上的選擇與排列組合,回到很純粹講一個簡單故事的形式。我覺得有點像是時空裂縫掉下來的片子。


現在好像越來越少感覺到故事直接力量的作品。


對,你會完全忽略掉技術問題,就是被故事打動。非常推薦大家!

 


感謝文睿分享,婉伶跟木材也有參與台灣競賽的評選,我們請另一位台南人林木材,說說你有什麼想推薦?


我蠻想呼應一下《公園》。我家就住在台南公園旁邊,《公園》在形式上的開拓,真的是可以寫入電影史的這種程度。


簡直開大絕 !

木材
對,不開玩笑。真的蠻震撼,今年台灣競賽的地域性光譜拉很大,大家也蠻認識的知名導演趙德胤,新片《診所》同時也在緬甸單元,這部片對我啟發很大。趙德胤來自緬甸,他花了六年記錄緬甸市郊的一家小診所,這對醫生夫妻同時也是藝術家。如果你身體有病痛,如失眠、幻覺等,能用精神藥物去治療,但藥物只能緩解痛苦,藝術治療有沒有可能是另一種方式讓這些人好起來?趙德胤以這家診所作為一整個國家的隱喻,緬甸的政治動盪,是不是讓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創傷?那我們該怎麼面對創傷?裡面的手法也很特別,男醫生也是拍片的人,他叫翁明,等一下緬甸單元會講。這部片又有片中片的層次,什麼是虛構?虛構就比紀實更不真實嗎?影片裡有很多辯證層次。我跟趙德胤討論過,他也覺得是他生涯很重要的片。


那婉伶呢?在這個單元內。


有一部片我一開始看沒有太大感受,後來回想蠻有意思,是《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它用很後設的方式去看自己的拍攝。簡單說在講一個考古場域,這地方會挖出很多東西,不管是骨頭、陶片、器物、飾品,都會有自己本來的故事脈絡,以及在那個時空下曾經發生過的事。導演用器物本身,輻射出很多歷史文化背景,再從中去看考古這件事。我覺得蠻有意義,是一個很科學,又同時有點詩意的影片,在這15部片中是一個特別存在。這些器物可以被放在什麼樣的脈絡下?除了是一個考古物件之外,還會發出什麼聲音?可以做成什麼創作?整個考古場域下有哪些互動?片中都有很有意思的討論。


這部片我也非常推薦。我覺得許家維是用影像跟聲音做了一次屬於他的考古,就是他不只記錄了一個考古,本身也做了一次考古。聽來很玄,要進戲院才知道做了什麼事。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關於台灣競賽,大家有什麼想補充?有什麼趨勢觀察?


關於競賽影片本身我們講蠻多了,我稍微講過去幾年的一個趨勢,就是當代藝術圈的視覺藝術家,會用紀錄片作為方法。剛剛介紹的《公園》導演蘇育賢、《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導演許家維都比較是當代藝術背景,這次也有陳界仁的作品《風摧肉身》入選。因此,今年不只是地域性的擴張,例如廖克發《由島至島》這種,也有一些是當代藝術手法的嘗試,整體上非常多樣性,你會發現影像世界的寬廣。


沒錯。一字排開感受到豐富程度。

當代風景


競賽片部分講非常多了,接下來進入觀摩片。觀摩如大家所見,單元也非常之多,要趕快進入。首先是「當代風景」單元,木材有哪幾部片非常想提?


這單元有些算是大師之作啦。


但今年有些不太一樣。


對,今年把一個以往很受歡迎的小單元「比紀錄片更陌生」融合進去,有些是一般風景,有些是陌生風景。我先講一般風景的部分,首先是《離散與恆留》,這是上屆焦點影人弗柯・克普的新片,這次他以一位文學家為本,重新尋找他的故鄉。如果你們前兩屆看過他的片,這部片今年是必看吧。雖說他越拍越長,還是非常津津有味。
第二部是《一部電影的筆記》,也是一位中南美洲大師阿奎洛的作品,他從一個歷史事件加入虛構,或是根植於歷史腳本來創造角色,再次進入歷史,形式非常少見,有些技術資源讓他達成創意,這部片讓我們可以看見中南美洲的歷史過程,非常厲害。還有一部很重要的伊朗作品《無神之地》,跟《我最可憎的敵人》同一導演。兩部片的討論都是關於被伊朗極權迫害的流亡者到他國後,要怎麼呈現那個受難經驗。建議兩部一起看,能看見不同的再現手法。
最後我快速講一部俄羅斯片《殘酷日記宣言》,全片都是用由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們拍攝上傳的抖音、YouTube等短影音來串接。影片串接成一整天,看這些學生怎麼從早到晚記錄自己的生活、家庭跟學校。不只告訴我們俄羅斯帝國的意識形態怎麼透過教育制度往下複製,也讓我們看到這國家有一種無可宣洩的暴力,會在某些時刻整個爆發,是你沒辦法控制與承受的。這影片蠻重,可是我覺得可以讓我們理解俄羅斯的內部情況。


我補充一下,剛剛提到當代風景分成一般風景跟陌生風景,手冊73、74頁,就是兩串「陌生風景」短片集。這些都是精選中的精選,如果是過往喜歡「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的觀眾,就是這兩場,可以毫無猶豫地立刻套票劃起來換掉。
雖說都是陌生風景,但還是有差別,有比較陌生跟沒那麼陌生的差別。如果你過去沒看過「比紀錄片還陌生」,可以先從「陌生風景#1」入門。這四部短片的導演,都沒有真的拿起攝影機拍畫面,反而是利用家庭錄影帶、錄製演講的黑膠唱片、監視器影像等來完成作品。有的有用攝影,但採用藍曬法這個特殊手法。總之,都比較不同於平常的拍攝方法,也來自四個不同國家。
陌生風景#1」有兩部特別想談,都是集體創作。第一部是《在戰場上》,是TIDF之前放過的《荒漠沙海》導演史杰鵬的作品,昨天TIDF臉書必必必已經講過。這部片在談美國1969年黑人民權運動的一場殺戮,沒有真的去拍現場,也沒有運用任何檔案影像,反而是用當時一位人權牧師的演講聲音檔案,配上他重新回到已經被拆除的原始現場。等於是用聲音建立一個當時的情境,可以體會何謂「聲歷其境」。導演史杰鵬會來,希望大家來有QA的場次,現場多提問;另一個集體創作片子是《無盡的藍》,導演很關注產後憂鬱症,她媽媽就是婦產科醫生,從小觀察婦產科現場。片中找到非常多曾有產後憂鬱的女性,做了一場攝影藍曬的工作坊,這部片就是工作坊的結果。聲音運用精彩,從頭到尾非常溫柔,也能讓你感受到生產女性的身心變化,以及如何與自己共處。對女性議題有興趣非常推薦!
陌生風景#2」就是相對陌生一點點的單元。三部作品來自三位背景完全不同的藝術家,有人擅長空間,用3D建模跟掃描完成《路上拾影》;也有本來是攝影師,從頭到尾用「凝視」完成作品,就是全程66分鐘無聲的《夜行》;《花火聲影》則是用超16mm創作。三人背景很不一樣,可是都用他們擅長的方式,重現了一個曾在現場的經歷。現在越來越難有能在電影院好好感受身體的觀影體驗,如果你很追求這類體驗,非常推薦大家選「陌生風景#2」,去感受體感的流動。這個短片輯將在影視聽中心放映,聲光效果非常好,希望大家來用身體看片。

解放與挪用:檔案變形記


我們來到另一個單元「檔案變形記」,由婉伶選片策劃,請婉伶來談一下。


我先講單元緣由。有關注TIDF的觀眾會知道,我們以前有一個單元是「記錄X記憶」,每屆挑選一種創作手法來探討。去年「記錄 X 記憶」挑了檔案影像,我覺得檔案影像的世界非常非常豐富,加上TIDF隸屬於國家影視聽中心這樣一個檔案典藏機構底下,長期做修復與保存,也希望這樣一個單元的策劃,能讓台灣觀眾或是創作者認識檔案影像使用的不同可能性,增加對於檔案影像的想像,因此設立為專屬單元。
檔案有很多不同樣貌,可能在典藏中心內被整理過、詮釋過、書寫過,也可能是你家中的家庭影像、跳蚤市場找到的膠卷與照片,或像「當代風景」單元提到的《在戰場上》的現場錄音。這些東西有沒有辦法化為某一種形式的檔案,在創作裡被運用?也是希望透過這個單元來探討的。這是一個中型的小單元,但因為檔案有關的影片實在太多,大家可以在76頁看到有一些混血兒、雙重國籍的影片,提醒一下大家可能容易忽略,包括入圍競賽的《記憶抹煞》、《沒有她們的星球》以及我不想唸出名字的那片(《颼颼咚隆喀嗞》),也都展現了很有創意的檔案影像運用手法,這些競賽影片放在檔案的脈絡下,也能引發不太一樣的思考。
檔案單元的選片分成長片跟兩個短片輯,長片我特別想提《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利諾布洛卡這名字我們有點陌生,但他在菲律賓是國寶級導演,會說他是叛逆份子是因為他的創作脈絡、本身意識形態、思考事情的方式,都有點類似無政府主義者,會透過影片去抨擊社會的現實面與殘酷面。他蠻久之前就離奇過世,作品膠卷散落各地,YouTube等網路平台也找得到片段。這片導演是卡文,之前TIDF做東南亞專輯時放過他的作品,他竭盡可能搜尋利諾布洛卡的作品,不管是實體或數位,把它們重新拼貼剪輯。一方面像是利諾布洛卡的傳記,二方面像是卡文對利諾布洛卡的詮釋,三方面反映了非常多現實面,像是對菲律賓電影圈或社會做出未來期許。在影像運用、敘事結構上都很獨特,是蠻好的檔案影像運用典範。
再來提一下兩個短片輯「家的拼貼」和「適當虛構」。我喜歡大量看片再抓出脈絡,家的故事是這次被抓出來的脈絡,也是檔案影像最常出現的種類。《家庭旅行》在講一對兄妹檔的家庭旅遊,導演將家中從小累積的家庭影像,與長大後全家重新進行的一趟家庭旅遊來做交叉剪輯,來講述自己家的故事。
後面還有兩部片,分別是女導演跟男導演執導。《細膩與狂暴之間》是女導演講自己祖父母輩的家暴故事,她有一個很有趣的運用,祖父是畫家,祖母擅長刺繡,她把畫作的質感與筆觸、刺繡的觸感,以及他們的家庭影像,做了很有意思的結合。我覺得她對於檔案的概念超越單純理解;《空景中的父親》講的是敘利亞難民父子,導演以難民身份留在德國,父親年輕時在德國求學,後來回到敘利亞,戰後因難民身份遲遲無法獲得批准出境,因此父子相隔兩地。兩人都曾在德國生活,如今見不到面,只能透過斷斷續續、時有時無的視訊或通話聯絡感情。導演帶著父親年輕時的照片,重遊他曾去過的地方,中間穿插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但你永遠只聽得到其中一方。形式上除了運用照片,還有空間的錯置、聲音的錯置,讓人感受他獨自在德國,家人卻很遙遠的無力感,這是我覺得蠻精彩的部分。
另一個短片輯是「適當虛構」,意思是某種程度虛構,創作者為了講述主題運用檔案素材,這些素材原本可能不在這個脈絡下,但他拿來述說另一個故事。《致末日後的霧都》講1950年代倫敦非常嚴重的霧霾,但虛構了250年後的人的聲音來講這起事件,帶出對於環境、世界變遷及暖化的思考,有一種末日後的視角。

 


檔案單元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檔案影像創作計畫:再編碼」,這是怎麼樣的活動?


這就是一場電音趴!沒啦,剛剛我們有提到,影視聽中心是典藏單位,我們也有很多檔案影像,今年中心將公開很大一批數位化的台影新聞片,大概是從1940年代到1980年代。當時拍攝的新聞片,很可能是在電影放映之前會放的東西,內容大多涉及政治宣傳,例如蔣公百年誕辰活動專輯,一定由官方拍攝,很多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是匪夷所思。我們找了五組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他們都不是紀錄片影像工作者,包括聲音藝術家、裝置藝術家、擅長互動藝術等,提供他們一些素材從裡面找靈感創作。老實說,雖然他們有給企劃文字,但沒有人知道當天會做出什麼。活動會在C-LAB舉辦,就在(102共享吧)隔壁的聯合餐廳,自由入場,五組藝術家跟作品輪番上陣,到時就能看到他們如何用各自藝術形式去詮釋、拆解、重組檔案。我的想像是有一點像派對。


應該很好玩,而且是免費參加,不用花到各位的套票,但時間要自己空下來。當檔案變成data,這些藝術家會怎麼運用?真的讓人非常期待。

選片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