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蘿拉,謎一樣的女子。十年前毅然離開南美洲,隻身闖進紐約這一個華麗世界,穿梭名利場,結交朋友,即使年過半百仍風韻猶存。被蘿拉迷倒的年輕導演以為找對了女主角,便帶著攝錄機捕捉這位繆思的一舉一動。一如所料,華麗的背後總有不為人知的現實。導演越想「紀實」,蘿拉便越想隱藏,因為她要告訴你,即使看完影片,你對真實的她仍然一無所知,卻鮮有紀錄片能夠像《蘿拉》一般,將拍攝者和被攝者的角力,如此活生生地呈現。
前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任期間,政治、經濟、社會、道德急速沈淪,物價高漲、失業率破表,導演的朋友們看不到國家的未來,紛紛出走,而兩人也面臨了該留下還是離開的抉擇。於是,他們花六個月時間走遍義大利,尋找與義大利分手的理由。兩位導演從北到南尋訪具有代表性的題材、事件、以如珠妙語笑看義大利積習已久的問題,加上尖酸幽默的動畫,讓難以吞嚥的社會議題變成容易消化的詼諧喜劇。
本來兒女都應當在母親的關愛下成長,但如果母親患有精神病,血濃於水的重擔又應否讓兒女承擔?身為患者女兒的導演,運用她細膩的視角,以看似無關的片段與其溫婉的獨白,娓娓道出對患病母親埋藏心底亦難於啟齒的不滿和憐愛。在這樣的敘事脈絡下,紀錄片已不再是創作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而是為自身心靈治療的一帖良藥。
歷經20年拍攝,導演貼身紀錄沙戴克人生中幾個重要篇章。年輕時作為憤青的理想性格及對詩和文學的熱情;進入婚姻必須在柴米油鹽及創作間尋找平衡;成為父親後開始問自己能教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麼。主角在現實與夢想間的掙扎可能讓許多人從中看見自己成長的影子。那個囉嗦但深情的母親、體貼但鬥嘴時口才令人難以招架的太太、20年生活在同一個侷促房間的懷舊氣氛…種種一切透過導演溫柔的鏡頭交織成一首美麗的生命之詩。
夏日海灘上,遊客正享受著海水的清涼,對他們而言,救生員只是急難時的救生圈,但身為海灘救生員的莫瑞修可不這麼想。他認為好的救生員不是下海救人,而是避免悲劇發生,他以自己的原則行事,卻難免與不受規範的遊客心態產生矛盾。本片導演以飽和瑰麗的色調呈現海灘繽紛的歡愉氣氛,與主角中規中矩的行徑和孤獨的身影形成強烈對比,加上特寫鏡頭的運用,讓一部紀錄片呈現出劇情片般的流暢與張力。
從一個國家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有時是自由的遷徙,有時則是身不由己的逃亡,「流亡」與「尋求庇護」背後所代表的是什麼?導演以自己20多年前的流亡過程為主軸,透過波斯韻文般的內心獨白,凝視她當年告別家人,成為孤獨異鄉人的旅程。導演以視覺藝術家的創意,運用多重媒材區隔時空背景,以8釐米與16釐米影片呈現她在家鄉的青春歲月,全片流露抒情且哀愁的氛圍。
那一次, 我們到了俄羅斯, 旅途上我看到許多... 我要找的卻是你, 還有你那雙紅靴子..
導演從未見過他的生父,直到18歲那年收到警察的消息--他的父親在監獄自殺了。人說一切皆是身外物,逝者已矣,帶不走的遺物卻為生者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本片陳述一個充滿幻想力的小女孩,怎樣透過父親的遺物,重組父親在世的故事。此間遺留的思念呈現了北歐電影的簡約冷峻風格,沒有聲嘶力竭的控訴,亦沒有賺人熱淚的哀痛,而女兒對父親的思念,卻盡在不言中。
本片紀錄了生在東歐,一個平凡人的故事。赫德日先生,從1981年開始,每天都會在日記上以一句話紀錄當天發生的事。經歷冷戰結束,共產主義瓦解等國家大事,對於一個平凡人而言,一切不過是日常瑣事,最重要的還是希望一家平安。導演運用生動的定格動畫,為這原屬於私人的日誌,添上自己的註腳,呈現出小人物的生活亦是何等精彩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