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艾克曼的外祖父母都是自比利時被送往集中營的猶太人,最後只有母親逃過死劫。母親的焦慮、虛無與寂寞,自始就是她創作的母題。早在1977年,她就曾在《家書》中朗讀母親的信串起紐約街景。這次,艾克曼赤裸地剖析與母親既黏膩又欲掙脫的關係,直到母親的彌留狀態。本片也是她自殺身亡前的最後遺作。
重拾1979年中斷的拍攝,2010 TIDF焦點導演塔西米克的返鄉包裹中藏有他35年來追尋的菲律賓歷史,這是官方文獻,也是眾人熟悉的KTV民謠。從航海家麥哲倫的環遊世界,到僕人安立奎版的奇想與家庭錄像,他將家鄉回憶發酵成當下經歷,自由混雜各種電影語言,用時間實現這趟不斷更新的記憶與認同之旅。
山雨欲來的風,捲回多年前戰火的恐懼。掘井、囤積食物、為門窗貼膠帶,領配給的日子何時到來?短短一瞬,戰爭已滲透生活。伊裔導演在戰爭前夕回到伊拉克的家,從巴格達至底格里斯河畔,以溫柔眼神凝視即將消逝的家庭日常,劃破波灣戰爭以來,國際媒體傳遞的刻板印象,是近年最受矚目的紀錄片之一。
2011年,當埃及人民在開羅解放廣場高喊民主時,偏遠村民正透過電視觀看這場阿拉伯之春。獨裁下台,大選變天,軍人干政,政治動盪從未停歇。年輕導演回到村落老家,與務農親人談起時局,但沒有生活哪來民主,寄託政治又有何用,觀念歧見與世代差異逐漸浮現,展開對革命的複雜思辯,「人民」到底是誰?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革命烽火連天,在遠離莫斯科的列寧格勒,上萬民眾走上街頭湧入廣場。混亂與激情、抗議與演說、年輕普丁身影,都被手持攝影機的無名者們記錄下來,但膠卷卻直到多年後才被尋獲沖洗。2012 TIDF焦點導演洛茲尼察這次以檔案影像重返事件現場,在既定史實中探尋另一篇章。
十九世紀末,攝影伴隨殖民帝國進入熱帶國度的常民生活,充當國家視野前鋒。記憶自膠卷轉動間流瀉而出,影中人無語,音樂聲歡快。導演帶著對祖國歷史的關懷,重新編輯宛若巨型迷宮般的檔案,堆疊出一座可自我衍生的影像記憶紀念碑;詩意呈現殖民者之手,深入柬埔寨這土地各環節筋絡,時而粗暴,時而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