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族導演貝瑞・巴克禮(Barry BARCLAY)曾於1980年代末首次提出「第四電影」一詞,意指影像中的原住民應由原住民來詮釋,也更強調「內在性」(interiority)作為一種創作精神。回顧台灣紀錄片影史,科技的普及使得紀錄片創作在1990年代爆發,原住民族也在這樣的浪潮下,有了自己拍攝自己的可能。
本單元以1994至2000年為期,爬梳當年在學院學習拍攝,或受新聞記者訓練,或參加地方文史紀錄片培訓營的創作者,挑選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試圖探究原住民紀錄片裡的觀點、議題、美學,以及背後論述的形構過程。而這段時期,或許可視為台灣第一波的原住民電影現象,昔日的紀錄,也成為今日社會處境的對照。
是否顯示
是
代表圖片
台灣切片|如是原民,如是紀錄:1994-2000年的原住民族紀錄片
毛利族導演貝瑞・巴克禮(Barry BARCLAY)曾於1980年代末首次提出「第四電影」一詞,意指影像中的原住民應由原住民來詮釋,也更強調「內在性」(interiority)作為一種創作精神。回顧台灣紀錄片影史,科技的普及使得紀錄片創作在1990年代爆發,原住民族也在這樣的浪潮下,有了自己拍攝自己的可能。
本單元以1994至2000年為期,爬梳當年在學院學習拍攝,或受新聞記者訓練,或參加地方文史紀錄片培訓營的創作者,挑選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試圖探究原住民紀錄片裡的觀點、議題、美學,以及背後論述的形構過程。而這段時期,或許可視為台灣第一波的原住民電影現象,昔日的紀錄,也成為今日社會處境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