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出生於沖繩石垣島的高嶺剛,高中之前居住在那霸。1969年美國仍佔領沖繩時,他獲得獎學金交換至京都教育大學學習美術,當時他即開始拍攝8mm電影;1972年,美國放棄沖繩的治理權,並將主權移交給日本。
高嶺剛總在影片中帶入沖繩命運,正如《變魚路》(2016)的開場,他運用了著名的沖繩民謠〈時代的推移〉(時代の流れ,1998)。歌詞提到沖繩經歷了中國、日本、美國、又回到日本的支配:「這個沖繩,它誰的東西都不是。這個沖繩或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貨幣變了,可以走路到的那霸再也走不到了,老人與小孩獨有的服飾不再,所有人都穿的一樣,好像所有人都是同樣年齡,女人的髮型也變了⋯⋯。」
1972年的「沖繩返還」一直是他電影創作的恆久母題。他也受到前衛電影導演約拿斯・梅卡斯的影響,解放了對電影的看法。像是在《沖繩夢囈》(1974),他騎著摩托車周遊沖繩列島,記錄下故鄉在賦歸祖國前後的日常風景,其後的電影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美學獨樹一格。他使用大量的沖繩方言、民謠音樂與民間傳說為創作元素,文本故事總是互相呼應,但時代背景仍凝止在沖繩獨立與回歸的抉擇之間。
此外,來自沖繩的同一批演員,橫跨數十年,在他的電影中不斷出現。雖然在每片中擔綱角色皆不同,不斷成長與衰老的他們,卻彷彿永恆地活在那個決定沖繩命運的關鍵年代。活著本身,其實便是對沖繩的歷史創傷、心理狀態與文化影響的傾吐和實證。
本次精選六部高嶺剛的重要創作。整體來看,他所有的電影作品其實更像是一部「永不完結」的系列電影,永遠持續不斷、奮力地追尋那已逝、卻仍如幻似真的原鄉。
特別感謝:濱治佳、許芳慈
感謝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與 Japan Fundation 國際交流基金 支持本單元之策劃執行
焦點專題|幻真的原鄉:高嶺剛
1948年出生於沖繩石垣島的高嶺剛,高中之前居住在那霸。1969年美國仍佔領沖繩時,他獲得獎學金交換至京都教育大學學習美術,當時他即開始拍攝8mm電影;1972年,美國放棄沖繩的治理權,並將主權移交給日本。
高嶺剛總在影片中帶入沖繩命運,正如《變魚路》(2016)的開場,他運用了著名的沖繩民謠〈時代的推移〉(時代の流れ,1998)。歌詞提到沖繩經歷了中國、日本、美國、又回到日本的支配:「這個沖繩,它誰的東西都不是。這個沖繩或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貨幣變了,可以走路到的那霸再也走不到了,老人與小孩獨有的服飾不再,所有人都穿的一樣,好像所有人都是同樣年齡,女人的髮型也變了⋯⋯。」
1972年的「沖繩返還」一直是他電影創作的恆久母題。他也受到前衛電影導演約拿斯・梅卡斯的影響,解放了對電影的看法。像是在《沖繩夢囈》(1974),他騎著摩托車周遊沖繩列島,記錄下故鄉在賦歸祖國前後的日常風景,其後的電影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美學獨樹一格。他使用大量的沖繩方言、民謠音樂與民間傳說為創作元素,文本故事總是互相呼應,但時代背景仍凝止在沖繩獨立與回歸的抉擇之間。
此外,來自沖繩的同一批演員,橫跨數十年,在他的電影中不斷出現。雖然在每片中擔綱角色皆不同,不斷成長與衰老的他們,卻彷彿永恆地活在那個決定沖繩命運的關鍵年代。活著本身,其實便是對沖繩的歷史創傷、心理狀態與文化影響的傾吐和實證。
本次精選六部高嶺剛的重要創作。整體來看,他所有的電影作品其實更像是一部「永不完結」的系列電影,永遠持續不斷、奮力地追尋那已逝、卻仍如幻似真的原鄉。
特別感謝:濱治佳、許芳慈
感謝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與 Japan Fundation 國際交流基金 支持本單元之策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