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落入窠臼的青春成長酸甜,思辨之下萌芽覺醒,邁開步伐準備前進自由明天。鄰國的生活記述猶如靜照瞬間,刻下民族記憶和遊子經歷,誰的當下不在奮搏低限的生存?以視覺、聽覺、知覺回望今昔,大時代的流轉在15部入圍影片中逐漸顯影,匯聚而成當今亞洲圖像。
片名是台南北門、將軍、七股三個靠海的鄉名合稱。自2009年起積累此地12年的生活記錄,大量呈現大地萬物空景與人類活動足跡,相互影響也相互獨立,成為一種生活樣態。凝結不動的攝影機注視,雖是連續鏡頭,又像靜照瞬間。片中時間或許是當下,又或許是過去、未來的當下。而當下,又是誰的當下?
針對記憶與去時間性的討論,誰又在詮釋誰;此北將七—單頻道錄像有另一對話作品:北將七—三頻道裝置錄像。二件作品獨立存在,卻又相互對話。
從六七暴動、文革、六四、九七,到反送中運動,一切發生在他們年輕之時。一人逃離文化大革命,冒死前往香港;一人反殖民、宣揚愛國主義,未成年便成階下囚;另一人支持民主自由,卻換來夢想被坦克輾碎。影片流動於紀實與劇情之間,敘事線也在大時代之間流轉,平行的真實人物,要如何去記述與回憶這無法逆轉的香港宿命?
琪與父母在雲霧裊繞的越南山區務農度日,她對外界和成長充滿好奇與想像。苗族赫蒙的村落裡盛行「搶婚」習俗,姊姊未成年就為人妻母,琪告誡自己別步上後塵,但除夕那夜,父母返家卻發現琪不見蹤影。導演長期蹲點拍攝的攝影機既親密又高度自持,呈現社會現實與紀錄片倫理的複雜度,見證並陪伴女孩們成長與自覺的過程。
學運愈演愈烈之時,電影學院女學生「L」寫下一封封書信,留給因家人反對、被分隔遠方的跨種姓男友。鎮壓過後,私密的信件在凌亂的宿舍被發現。當翻讀著一句句在不安惶恐中書寫的內心話,校園內徹夜的派對和思辯、戀人離別的掛念與想像等,逐一浮現眼前⋯⋯。長夜漫漫,印度年輕一輩期待的自由明天,何時會來臨?
風光一時的脫衣舞無法抵擋時代潮流,如今只剩少數表演場地。踊子們帶著沉重服裝箱,穿過更衣室和舞台,在寥寥可數的觀眾面前表演;迷幻的表演開始,當舞者的身軀消失在黑暗時,即將消失的職業日常竟成為離愁。導演以極度貼身的觀察式紀錄,在DV磁帶的朦朧質感下,深刻記錄這個特殊行業的淒與美。
陝西遺世獨立的的小村山坡上,導演用鏡頭安靜地觀察、陪伴村裡的工匠們一起幫他的外祖父母建造死後的居所。村人邊工作邊閒聊著古今人物事蹟,導演的旁白則述說著自己的奇異夢境。墳墓是年長者對身後的寄託,也是年輕人對動盪局勢、不明前景躊躇不安的象徵。片中發抒對終將失去傳統的家鄉濃厚依戀的情感,同時,世紀疫情的消息和警戒之語如遙遠的戰火飄盪,透露陣陣的不安和詭譎之情。
「你最早的記憶是聲音還是圖像?」年長男人回答:「我更傾向於聲音。」並陳述了薩滿的「吹耳儀式」以及村莊逐漸消逝的事物。透過兩種對話、兩種聽覺及視覺經驗,開展同族相異的文化記憶認知。本片以越南中部高地為背景,記錄當地嘉萊族人(Jarai)的聽覺文化、樂器、聲音的感官感知,反映原住民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對印度夫婦落腳於靜謐鄉間恬淡生活,一面期待第二胎即將誕生,一面苦惱大兒子無法入學。兩人曾是納薩爾毛派游擊隊員,過去參與武裝叛亂,後因相愛選擇投降當局,以新身份共組家庭。然而日常即政治,面對種姓制度和前共黨身份,隔閡顯見於生活細節,無奈官僚體系消極處置,只為重新融入社會的平凡願望,立命安身怎那麼難?
朝鮮戰爭期間,超過100萬韓國人失蹤與被殺,大量埋藏在地下的遺骸至今還未發掘,導演的祖父也一同失蹤。帶著祖母留下的紀錄,開始一段尋找失蹤祖父的過程,也見證南韓歷史發展的創傷。當焦黑的泥土溢出,埋著的骨頭盡是婦女、老人和兒童,到底真相距離有多遠?
印有毛澤東肖像的百元人民幣究竟是紅色?還是粉紅色?人們對顏色的知覺除了個體生理上的差別,更揉合了歷史、性別、文化、政治、意識型態等元素交互作用。從對於手中百元紙幣色彩的質疑出發,透過不同層面解析偶像、符號、再現與權力結構,和形象轉化、瓦解的過程。